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触摸极限3D》影评:“疯子曼”的人生观

如同去年的《皮娜》一样,又是一部人气爆棚的3d纪录片,电影节再次用加映手段对抗黄牛,以飨影迷。这不,得以在电影节开幕之前的6月14日就在大光明1厅2楼提前享受。大光明1厅足够大,缺点是屏幕太小,不过这次加场买在2楼看片效果还算不错,隐约像在看歌剧。
不同于3d大片的气势磅礴的,这部纪录片虽采用3d格式在银幕与观众见面,其内核却并非是主打视觉效果,而是一部属于少数人,准确地说是,少数“疯子”的。去年在电影节展出的《皮娜》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并非其逼真的3d效果,而是令非专业舞者也能似懂非懂地徜徉其中的那份陶醉,以及感受到的那种宗教般狂热的舞蹈迷恋。《触摸极限》或许少了几分陶醉,但宗教般的迷恋却丝毫不少。从车手到粉丝,从保安到赛事总监,每个人都在片中展现了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狂热。在每年6月的英伦小岛曼岛(theisleofman),极限tt摩托车手齐聚此地,将自己对运动这份的执着、狂热和膜拜化作了无限的激情。说起这个岛的名字很有意思,曼岛按照字面的英文原意,应该解释为“人的岛”。如果说这项“最危险的游戏”在“人的岛”进行,那么这些参与者无疑是疯了的人(madmen),可以翻译为“疯子曼”。
镜头下的小岛无论是海景、日落都是那样平静,谁能想到这是一项每年平均“杀死”一名车手的“恶魔岛”。影片的主角盖·马丁,保罗·多布斯,康诺尔·坎敏斯无不都在死亡的边缘停留过。他们还算是幸运的。然而,奖金的稀少和比赛的危险程度反而激发了这些车手的斗志,他们为挑战200英里的极限速度而拼搏,就像盖·马丁说的,如果他选择过做丈夫、养孩子、还房贷的生活,或许他就没办法再接受这个挑战,因为它真的太疯狂了。全篇采用卓越的主观视觉配合3d效果,让我们也跟着马丁、邓洛普、哈奇森们一起奔驰在赛道上,时而侧身转弯,时而全速冲刺。也只有在经历过这100多分钟的头晕目眩之后,回头想来才会明白几分,为何这些“疯子曼”会如此迷恋这项赛事--人比f1、motogp更贴近地面,赛道封闭但狭小,众多个连续高难度弯都挑战了车手及车队对比赛的阅读和预判能力。
不难想象,“疯子曼”们会持续不断地向最高荣誉和最快时速发起挑战,而死亡人数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还会增加,但敢去梦想,敢去实现,甚至敢去面对死亡,这都让这些车手们散发着独特的迷人魅力,我们或许不会像他们一样如此迷恋这项赛事,但我们的人生也同样可以像这些“疯子曼”们一样敢梦敢做,并敢当。每个人都可以是“疯子曼”。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