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谷歌和微软正在 chatgpt 搜索上进行激烈竞争。
两家科技巨头分别宣布了将大型语言模型(llm)整合到必应和 google 搜索中的计划。上个星期,必应已经向一些用户开放了这项新技术,而谷歌也宣布其 ai 搜索在更广泛地推出之前向「受信任的测试人员」开放。
临时发布抢首发,产品出错也上线,其他互联网公司纷纷跟进,掀起了科技领域的又一次军备竞赛。
公司在比拼实力的同时,也在争抢人才。据报道,openai 一直在挖谷歌的 ai 科学家,最近的动作已经越来越「明目张胆」。
仅在今天,就有几个科学家在社交网络上宣布了加入 openai 的喜讯:
目标很明确:我们就是来搞 chatgpt 的。
然而,这并不是 chatgpt 成功之后才有的现象。另据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最近几个月,造出通用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和图像生成器 dall-e 的 openai 聘请了十几名前谷歌员工。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媒体,最近爆红的 chatgpt 获得了至少五名前谷歌研究人员的助力。
在 openai 去年 11 月 30 日宣布推出 chatgpt 的博客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贡献者 ——barret zoph、liam fedus、luke metz、jacob menick 和 rapha gontijo lopes:
这些人目前的 title 要么是 google ai,要么已经从 google ai 跳槽到了 openai。
事实证明,openai 的聊天机器人广受用户欢迎,在第一周就积累了超过 100 万用户,今年 2 月初达到了上亿。微软在 chatgpt 推出后追加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独占新技术并很快发布了新版必应搜索。
谷歌 ai 部门 google brain 的两名前员工告诉 the information,一些员工认为公司文化已经变得令人昏昏欲睡。据报道,工作人员列举了谷歌层层繁文缛节和对新产品举措的过度保守,导致一些工人正在到别处寻找工作。
风头正劲的 openai 看起来是个好去处。
其实仔细探究,从谷歌跳到 openai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openai 的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就是从 google brain 来的。他在 2012 年与 alex krizhevsky、geoffrey hinton 共同提出了著名的 alexnet,推动了深度学习的进步。
ilya sutskever、alex krizhevsky 和 geoffrey hinton。
在 google brain 团队,sutskever 参与了谷歌用于大规模机器学习的开源框架 tensorflow 的开发,提出的 seq2seq 给机器翻译带来了革命,也与 deepmind 的研究人员保持联系,是 alphago 登上 nature 封面论文的作者之一。
2015 年 7 月,sutskeve 参加了 y combinator 总裁 sam altman 在 sand hill road 的一家餐厅举办的晚宴,在那里他遇到了伊隆・马斯克和 greg brockman。据说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同意一件事:一个致力于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的组织必须是非营利组织,没有任何竞争性激励来淡化其使命,它还需要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
他成为了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现在是 chatgpt 背后的男人:
sutskeve 曾表示:「似乎有一天,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将构建一个在每个有意义维度上都具有与人类相同认知能力的 ai 系统。」
不久之前,特斯拉前 ai 高级总监 andrej karpathy 也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将回到 openai。要知道,karpathy 是 openai 的创始成员与研究科学家。但在 openai 成立一年多后,karpathy 便接受了马斯克的邀请,加入了特斯拉。如今再次回归。
我将加入 openai(再一次)。与许多人工智能领域内外的人一样,我被这家公司的工作的影响所鼓舞,我个人也从中受益良多。它未来的潜力尤其令人振奋;重新加入其中并参与建设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sam altman 表示:欢迎回来!
虽然 openai 并不赚钱,但打造开创性的通用人工智能,做挑战最大的事,这种坚持已经收到了回报。
也最终让谷歌拉响了「code red」警报。
以上就是走,去搞chatgpt!谷歌ai学者纷纷跳槽openai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