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告诉你隔夜茶并非
问:你觉得隔夜茶能喝吗?
答:能。我每次睡前泡一壶茶,泡一泡扔了觉得可惜,就盖好盖子,让茶不知道外面天已经黑了,第二天再用水冲泡继续喝,它怎么知道过夜了呢?也许它觉得我是早上冲的,睡一觉醒来是下午。
编辑部轶事二
隔夜茶身负恶名多年,好不容易有科学实验为其“沉冤昭雪”,什么样的题目会让大家愿意阅读呢?编辑部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标题党说:“天哪!隔夜茶竟然更有营养?”招来拍砖,耸人听闻。
工科男说:“关于隔夜茶是否能喝的科学解释。”女编辑们纷纷笑趴,说这题目自己打死不会点开看的。工科男于是一拍桌子:“老子就是要喝隔夜茶。”
大家纷纷抛出想法:“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隔夜茶的'沉冤昭雪'”、“隔夜茶,想喝就喝”、“隔夜茶是良药还是?”“安全博士告诉你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意见无法统一,只好各取其一:“食品安全博士告诉你:隔夜茶并非”。
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由于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茶黄素、茶褐素,久置的茶汤会呈现黄褐色甚至发黑,味道也变得更加苦涩。还有很多人担心隔夜茶会出现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问题, 是否真是这样呢?
【营养物质】
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有苦涩味的茶多酚、提供鲜味的氨基酸、提供甜味的可溶性糖、提供苦味的咖啡碱及有黏稠性的果胶等。不同茶叶浸泡时,这些营养成分溶出的规律有较大差异。
以绿茶为例,冲泡后室温放置1小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基本上都泡出来了。继续放置1小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均迅速减少。因此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茶,好1小时之内喝掉。
而普洱茶在开水冲泡后放在室温,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后才达到高值。可见隔夜茶并非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像普洱这种比较耐泡的茶,其营养甚至相当不错。当然,这种冲泡方式并不符合一般人的饮用习惯吧。
【亚硝酸盐】
民间传说隔夜水致癌,因为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经检测,一杯绿茶、红茶或龙井茶(240毫升)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不足0.03毫克,普洱茶也差不多。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可以上升数倍,不过依然很少,一杯大约只有0.2毫克左右。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参考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为每公斤10毫克,腌腊肉中的**为每公斤30毫克。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不仅如此,茶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开水沸腾的时间也没有太大关系,也就是说千滚水也没事。
【细菌】
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但用普洱茶做的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含量依然很低,和熟肉制品、方便面等预包装食品的卫生要求相当。
这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隔夜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越是浓茶抑菌效果越好。因此隔夜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当然如果你不喜欢隔夜茶的味道,不喝也罢。
【重金属】
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有的人怀疑这是茶水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食品安全检测仪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中有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大,但多只有每升2.4微克。中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铅的*为每升50微克,管得严的婴儿奶粉的*相当于每升奶19微克。因此可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则要另说了。
,农药残留速测仪,农药残留检测仪,检测仪器,食品安全检测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