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产品已成为制造过程中*的装备。自动化不仅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和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同时亦在人、机及整个制造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及优化过程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作为的制造业重地,近年亦大力提倡制造自动化,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欧美已有30多年历史的赫克公司亦把握这个契机,於几年前进入中国市场,并且获得相当理想的成绩。
谈及中国市场的竞争情况,赫克公司业务总监巴尼.路易(barney lewis)以“恼人地激烈”来形容。他说:“虽然我们在发达工业国,如德国及新加坡等地已取得,但在这些市场中的优势并未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带来好处。尤其中国的制造环境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变,我们只能以自身的技术及优势迎合市场需要。在未来,我们会积极在中国市场推广赫克品牌,同时亦会研究在中国釆购部件,甚至是进行本地生产的可能性。”
丰富生产经验
赫克公司总部设於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自196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於设计及开发高性能的数控系统、应用软件及数控机床,产品面向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折弯整型机床,用户市场主要是精密加工与模具制造业。
赫克成立第三年即在英国成立了赫克欧洲有限公司,其後又相继在德国和法国成立经营机构。1991年,赫克东南亚公司在新加坡成立,标志着公司正式登陆亚洲。至目前为止,赫克在37个国家,设有超过200个独立的经纪及分销商,用户超过2万家,遍及北美洲、欧洲及亚洲,涉及航天航空、国防、汽车模具、医药仪器、能源、运输及计算机等行业,客户群中不乏的企业,如trumpf、honeywell、hyundai、boeing aircraft、ibm、通用电气及山特维克等。
产品系列
赫克公司现时已开发出几个主要的产品系列,分别是:的数控折弯剪切控制系统autobend芋f数控加工中心vmx及vtc系列;以及多种运用“对话编程”的数控系统,包括dynapath delta系列、ultipath系列、豪迪迈(ultimax系列及推出的winmax豕t列。其中ultimax豕t列的人机对话功能(interactive machining system)更获得。
在赫克多个系列产品中,数控系统产品一直在市场内傲视同侪,其特点是釆用开放式的系统架构,以对话式编程为主,同时也能运行标准的nc程序。这特点使其控制系统适用於各种硬件。以新版本的winmax足马牷a它结合了菜单会话式的程序编写方式,运用大量的图像和数据计算软件,能利用系统功能,编制加工程序,并仿真实际加工中的三维效果,使操作员能直接通过手上的零件图来完成复杂的加工任务。
巴尼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为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改进,每年用於产品开发及研究的金额数以百万美元计。由於赫克产品大多是高技术附加产品,公司特别为客户设计了为期3天的编程培训课程,利用ultimax控制器编程教学设备,让学员学会操作赫克的加工中心设备。他指出,ultimax控制器软件能编制成16种不同语言,其中包括中文,令用户更称心如意地使用赫克的产品。
他补充指:“在中国,我们参与了美国制造商协会(amt)在上海开设的amt展示中心,通过该中心我们得以扩充培训计划,为客户提供更多实用课程,让他们亲身体验编程及加工部件。”
由于赫克的产品兼容性强,而且操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一般而言初学者只需两天就学会操作,而工程师安装调试亦不过需时3至5天,正因如此,赫克在进入中国市场短短数年间,已售出超过100台设备。
市场情况
巴尼表示,现时美国市场约占公司总销售的35%,其余销售来自欧洲及东南亚地区。1999年10月,赫克正式进军中国,于上海设立代表处,据赫克公司上海代表处董跃红表示,由於外国企业较愿意在设备上投资,公司现时在中国的客户主要为外资及合资企业。他指出,公司近几年的销售增幅十分理想,为配合业务发展,进一步贴近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赫克已先後在成都、大连、深圳及西安等地设立代理,而山东省的代理亦正在洽谈中,相信可於今年内敲定。他指出,代理商的质素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及声誉,因此挑选时十分严格,并特别着重代理商的团队精神及整体实力。
多元化发展策略
自动化的zui终目标是在不减度及效率的前提下减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作为自动化及数控设备专家,巴尼指出,自动化技术正向精益制造原则及大批量生产的方向发展:“实行精益制造的关键,是生产商能够从一个生产程序快速而准确地转移至下一个,这样才能在的竞争中取胜。”
为了配合精益工艺,赫克特别开发了多款新的机床型号及软件,包括3款配备可触式屏幕max控制系统的数控车床,以及全新的五轴综合式加工中心vtxu,该机的编程软件设有赫克的z reference翻译功能,能在毋须cad/cam软件的情况下编程多刻面部件。
巴尼认为,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必须开拓多元化的业务维持竞争力,而开发数控系统正是赫克的取向。未来,赫克将开发更多样化的控制软件,并致力改善软件的柔性,尤其是cad/cam兼容性,务求能协助客户进一步提升机床智能,降低生产成本及时间,更好地配合精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