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拍主旋律电影为主的导演尹力,曾经执导过《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质量不错的影片,且获奖无数。尹力惯于从小人物入手,以小角度彰显大情怀,影片经他努力变奏出主旋律类型电影新的乐章。如果说韩三平、黄建新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主旋律电影注入了市场和营销的新鲜血液,那么尹力则是在加强内功的修炼,专注于拍出不一样的精神楷模。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固然是主旋律电影惯有的符号,但是在如今的语境下,只有以情动人、以真实、立体的细节注解出的榜样才会令人信服。《雨中的树》既拍出了共产党员李林森同志令人仰止的一面,又拍出了其作为丈夫和父亲令人抱憾的另一面,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影片主要截取了李林森任职某乡党委书记和某市组织部部长两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片段,导演尹力打破传统人物传记片的窠臼,创造性地以李林森的儿子重访其父生前工作单位为主线,从儿子的视角,重现了一幕又一幕父亲奋战在一线的工作场景。其间多次出现父子两人跨时空、同处一画面的对话场景,堪称主旋律电影中少见的华丽一笔。如抗洪抢险中,李林森超负荷工作,累得昏死在墙角边,此时儿子出现在画面中,心疼不已的他与父亲展开了一段对话。类似的场景多次出现,一方面反衬出李林森作为人父很少在家的不称职,另一方面则用儿子在场、父子对话的形式来弥补父子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甚少的缺憾,强化父子感情的升华。
影片的下半部分围绕李林森作为组织部部长考察干部、帮扶基层、不徇私情等事迹展开。其中提拔苦干实干的干部和严肃处理跑官买官的干部两段故事形成了强烈对比——前者拍出了英雄惺惺相惜的真情怀,一股诗意的理想主义色彩随着升格的画面洋溢出来。后者则拍出了一个失去信仰、只知花钱买官的堕落干部的丑陋嘴脸和李林森对其义正言辞、酣畅淋漓的批判。影片还用颇具代表性的段落,生动刻画了李林森对同事、对朋友、对亲人一视同仁的态度,歌颂其高尚的品格。
本片的不足也许是所有主旋律电影难以跨越的障碍,那就是在结尾处总是希望拔高人物精神层面,于是在视听效果上作出了各种努力,但却因抒情过多而使节奏拖沓起来,比如李林森弥留之际在机场看到的演奏以及病房里妻子的独舞,都因为内容过于空泛而与前面生动、真实、细致的描写格格不入,导致影片在最后部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