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玻璃鳞片胶泥衬里与基层粘接不良,有空鼓、起壳、脱层现象:
1、 基层处理不当
基层处理不当是玻璃鳞片防腐防腐蚀工程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80%),因此基层处理是防腐蚀施工人员应该予以重视的一环。其中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过高(大于6%)、碳钢表面喷砂除锈处理未达到sa2?级、基层处理后未及时涂刷底涂、基层处理后受到二次污染等原因占绝大多数。碳钢基层喷砂除锈后5小时以内应涂刷玻璃鳞片底涂,以防基层二次返锈。混凝土基层含水率不应超过6%,涂刷封闭玻璃鳞片底涂要饱满浸透。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底涂材料与防腐蚀衬里树脂,固化机理不同会导致底涂与衬里粘接不良。
2、增强材料、填料含水率过高
水分会导致树脂玻璃鳞片胶泥与其他材料间形成界面,导致粘接强度下降,因此在生产、采购、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含水量。
3、混凝土基层未做防水处理
当有地下水或滞水作用于混凝土结构时,会由于水的毛细渗透作用,导致整体砂浆地面、整体玻璃鳞片胶泥面层等基层的粘接力下降,应在混凝土浇筑垫层时设置防水层或采取防潮措施。
4、玻璃鳞片胶泥里一次成型厚度过大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固化时发生放热反应,如一次成型厚度过大会导致集中放热,产生内应力和收缩而出现与基层脱开现象,建议一次成型厚度不要超过3mm,高放热峰树脂一次成型厚度不要超过2mm。
5、施工环境相对湿度过大
环境湿度大(>85%)会严重影响树脂玻璃鳞片胶泥胶料与基层的粘接强度,而且衬里与基层之间还会含有较高的水分,影响玻璃鳞片防腐蚀衬里的力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强烈建议不要在湿度>85%的环境下进行玻璃鳞片胶泥材料施工。
6、复合玻璃鳞片胶泥的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与树脂不匹配
严禁使用石蜡乳液型的玻璃纤维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