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的特征一般会对遗嘱继承的补充、限制、关系证明、强制性等等。当被继承人没有设立遗嘱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继承遗产,如果有设立遗嘱的时候,那就需要对遗嘱财产进行继承,最好的话,申请办理公证,因为遗嘱财产是很容易产生纠纷的。
一、法定继承有哪些特征
(一)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
(二)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
(三)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有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点。
(四)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五)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二、遗嘱优先于法定继承吗
我国继承法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继承原则。也就是说,对遗产的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只要该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按遗嘱继承,而不能按法定继承。如果还有部分财产在遗嘱中未做处理的,针对这部分遗产可以依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在现实生活中,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应当符合四个条件:一是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按照《民法典》的规定,18周岁以上以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精神健全的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订立遗嘱。二是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违背真实意愿订立遗嘱就违背了继承法设置遗嘱制度的初衷。三是遗嘱的内容要合法。如果遗嘱内容存在处分了他人的财产或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情形,遗嘱就是无效遗嘱。无效遗嘱涉及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办理。四是遗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继承法对五种形式的遗嘱都规定了严格的形式要件,不符合形式要求的,遗嘱无效。
三、法定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有以下权利及义务:
(一)继承人有接受继承和放弃继承的权利。继承人是否接受继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二)继承人有取得遗产的权利。没有放弃继承的继承人自继承开始便可以取得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财产。
(三)继承人有请求分割遗产的权利。遗产被几个继承人同时继承,如经其中某一继承人的请求,那么可以将遗产予以分割。当然,分割遗产不得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四)继承人有管理遗产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哪些实际占有遗产的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以前应认真管理遗产。
(五)执行遗嘱的权利义务。
(六)偿还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他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另外,附义务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不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定继承有哪些特征的相关知识,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法定继承一般都是要提交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等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