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工业领域,加快推动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及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如今,3d打印在各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许多业内人士已经将3d打印视为了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加速器。在工业领域,3d打印已经逐步融入了工业产品原型设计、产品制造等多个细分场景。那么,3d打印到底为工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工业3d打印:产品原型设计仍是主要应用领域
3d打印在工业领域应用空间巨大从概念提出至今,3d打印技术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3d打印产业的爆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多种利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3d打印市场持续高歌猛进,在各大行业都受到了“热捧”。在工业领域,加快推动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及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各种高新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无疑会对工业制造的原有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将倒逼原有产业模式加快转变,并催生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应用模式。放眼,目前国内外企业正大力推进3d打印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定制等细分场景的应用,3d打印在整个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还较为有限。今后,随着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对金属3d打印的需求日益旺盛,3d打印应用端将进一步扩展。工业3d打印主要用于产品原型设计近几年,工业3d打印正在显示其神奇之处,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sla光固化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机床制造、汽车复杂部件构造等方面。就工业产品原型设计而言,3d打印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具体来讲,与传统的工业产品制造工艺相比,借助3d打印技术及设备,制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等,绘制出某个产品的图形,并将其立体造型打印出来。进行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后,制作人员就可以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修改,以此将零部件的功能调整到状态。采用3d打印进行工业产品设计的新方式,时间较短、速度较快,因而受到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除了在工业产品的原型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外,3d打印在工业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同样值得重视。未来3d打印的应用程度将更加深入正是基于3d打印在工业设计及制造领域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多元化应用价值,国内外许多企业已经将3d打印视为了布局的重点。当前,3d打印服务供应商联泰、eos、华曙、铂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都立足自身的发展定位,先后推出了多款工业级3d打印机。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工业产品后,产品的制作精度、承压力等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众多企业纷纷进军3d打印领域,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对于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满怀憧憬;另一方面,也从一个层面表明3d打印在各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除了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外,3d打印在文化娱乐、家居创意等领域的深入应用也值得期待。在工业4.0的大背景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预计未来十年,3d打印产业将仍处于高速增*。据idc预测,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产值将达289亿美元,而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高达2000-50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一切是否能够实现,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正如研究人员所预测的那样,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有可能将我们目前的“采用、制造、废弃和处理”的线性经济制造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并有可能通过重新使用零件来变革产品生产、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以此减少浪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大力提倡环保理念的的当下,借助3d打印等技术来进行清洁化、化生产也将成为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