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ELISA试剂盒实验质量控制

到70年代,实验室质量控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面质量治理,推行good laboratory parctice(简称glp)。从1949年美国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简称cap)首先开始研究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简称质控)问题,美国学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发表*篇关于使用质控图的实验室室内质控,临床检修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工作正式拉序幕。全面质量治理的宗旨在于预防差错的产生,质控图的统计学质控的目的是检出差错,统计学的实验室室内质控是全面质量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卫生部临床检修*免疫质控室从198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乙肝标志物检修的质量评价流动,一直采用这一套质量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实践、进步和完善,但愿能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质量治理的道路。由于elisa是目前临床上zui常用的一种免疫学检修方法,就以elisa检修为例,讨论下问题。
一、elisa试剂盒质量控制(quaility control,q.c)
质量控制是监视全过程,排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现状的一个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个反馈环路进行的。
(1)确定控制的对象;
(2)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预期值);
(3)制定或选择控制方法和手段;
(4)测量实际数据;
(5)比较或较对实际数据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超出预定误差范围,报警系发出信号,反馈通道中断。
(6)采取行动,解决差异。恢复原状(原标准状态)的手段发挥作用。质量控制主要采用质控图进行。质控图是把某一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这种性能数据是在按规程正常进行时,按时间顺序而抽选出来的,其目的是检测检验过程中变异的可追查性原因。可追逆性的误差原因,是指除去随机误差以外的其他原因。控制限是通过统计计算出来的。
二、elisa试剂盒误差
实验误差分为三种: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系统误差是指一系列测定结果与真值或靶值存在有同一倾向的误差,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出现,是可以通过质控预防和校正的。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一种偶然的、未能预料到的误差,是难以避免和校正的误差。检验工作中随机误差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过失误差是人为的责任误差。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是可以避免的。
三、elisa试剂盒正态分布及标准差
elisa试验中,检验同一样本达20次以上时,就会发现这组数据(指测定结果的吸光值)分布在均值两侧,大部分集中在均值附近。如果以测定值为横坐标,以出现的频率为纵坐标作图,就可绘出一个呈钟形的曲线图。钟顶处为均值,其他值以均值为中心对称分布,这就是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以下的面积称概率,常用样本的均数(x)和标准差(sd)来表示。
其计算方法如下:均值、标准差和概率的关系如下:
x±1sd,概率0.68 x±2sd,概率0.95 x±3sd,概率0.99换言之,当elsia检测同一样本达一定次数后所得的一组数据,其中靠近均值(x)的±1sd范围内的数据,占该组数据的68%,在x±2sd范围内分布的数据占总体的95%,在x±3sd范围内分布的数据占总体的99%。当我们要求检验结果在x±2sd范围内为合格时,将有95%的数据可能合格。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