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thinkpad t430i参数(thinkpad t430u),下面一起看看thinkpad t430i参数(thinkpad t430u)相关资讯。
一直以来,thinkpad在国内用户中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持续生产稳定可靠的低噪音长续航和舒适办公体验的笔记本的厂商,但在性能释放方面,基本上是“出类拔萃”的。事实上,直到今年都是如此。
但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发现小尺寸高性能笔记本的市场趋势正在爆发,thinkpad也想分一杯羹,所以今年推出了主打高性能的发布。
thinkpad neo14,专为中国打造的高端机型。这应该是thinkpad近年来最大胆的积极尝试。在保留thinkpad传统优势的前提下键盘,
再加上现在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高性能发布,neo14的性能如何?所以今天从朋友那里借了一台thinkpad neo14带你一探究竟。
建议:thinkpad neo14从cpu角度可以分为intel版和锐龙版,其中intel版还提供了核显和rtx2050两种显卡(amd版是纯核显设计)。就颜色而言,
英特尔核显版有黑色和银色可选,英特尔单机版只有银色可选,amd版只有黑色可选。我个人推荐几个配置,包括:
玩一些大型网游和一些简单的中高质量的3a游戏,那么i5 rtx2050这个版本其实还是值得购买的。
但如果追求性价比,锐龙版比核心版更值得购买。至于选择r5还是r7,个人认为主要看你是否需要玩核显的简单游戏,比如csgo或者lol。
这类游戏在今年r7-6800h镭龙680m核显的强大性能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表现。
配置概述附件显示:
我这次拿到的neo14是锐龙的高配版,搭载了amd的r7 6800h处理器,而且与之前的war x不同的是,neo14使用了带宽更高的lpd5-6400内存,带来了更大的内存带宽。
所以核显的性能会更好。同时,ad采用双面铝合金,c面采用thinkpad传统的工程塑料皮层材质,既兼顾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传统。
并且考虑了实际使用中的经验。
电源方面,thinkpad neo14也采用了今年最新的100w usb-c电源。与老款95w电源相比,新版电源不仅标称输出功率更高、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过载性能也更好。
面对日益强大的性能释放,车型的输入需求也能轻松满足。从图片和大屏手机的对比也可以看出,这个电源的实际体积并不大。
设计和外观:
该机a面与其他thinkpad基本一致,左上方为thinkpad原厂logo,右下方为联想金属铭牌。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因为a壳由铝合金制成,
相对于thinkpad之前使用的工程塑料,虽然有不容易粘指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优点,但是在铝合金上涂黑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艺,不太容易实现。所以虽然图中neo14的颜色很黑,
不过相比传统thinkpad的塑料a壳,颜色还是会有点灰。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其实是立轴设计。2012年t430是thinkpad的中高端,14寸机型。在缺席了10年之后,立轴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中高端,14寸的thinkpad上,实在是可喜可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机器的立轴更接近去年一些新机的立轴结构,和传统的方形立轴(立轴只能放在很粗的机身上)不是一回事,只能说是不完美的复制品。
但是,与传统的凿井相比,即使是这种新型立井,在使用上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可以把屏幕抬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视角,其次出风口不会被堵住。经常盖盒子的笔记本就是这样。
对于把笔记本当主机用的人来说非常实用。
不过立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因为立轴的设计,屏幕下巴的空间相比下沉轴被明显压缩,因此thinkpad neo14这类机型都只能采用2.2k 60hz的屏幕,相比今年大火的2.8k 90hz稍逊一筹。
b面的其他设计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右下角可以看到neo14的机型名称。
thinkpad neo14的c面设计设计也没有太跳脱的地方,因为c面不需要布置扬声器开孔,因此键盘的位置相对上移,给触摸板和掌托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手大的人也不用担心会放不下手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因为c面是带类肤质图层的塑料,因此不仅质感不差,也简介避免了同类型产品上经常出现的漏电问题,一举两得。
键盘正下方是尺寸很大的类玻璃触摸板,键盘右上角则是之前提到过的指纹识别器。同时,键盘的左下角还有哈曼卡顿的认证,信仰拉的很满。
d面的设计同样没有太大亮点,就是三行大进风窗提供了充足的进风,这也是强劲性能释放的保障。
左下角的水印则写明了本机的型号与机身材质。
外设与接口:
b面上方的小刘海中,布置了双麦克风,支持thinkshutter与ir红外人脸识别的fhd摄像头模组与摄像头指示灯,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thinkpad neo14搭载了全新设计的全尺寸键盘,拥有1.5mm的键程和更脆的回弹手感,不过因为切换16:10屏幕导致机身宽度变窄,相对于老款的全尺寸键盘,
这个新键盘在两侧的功能键宽度上做了小修改。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地方是neo14这次还在amd版上同样搭载了背光键盘,这可是比x/t系列的amd版更高的待遇。
指点杆系统也换成了新的带传感器的型号,和x1等旗舰机型保持了一致,新的传感器版小红点使用起来非常省力,定位更加精准并且基本杜绝了困扰红点用户多年的漂移问题,
我个人强烈推荐所有红点用户来试试这个新款的小红点。和新的指点杆系统一起,下方的三键也换成了完全平面的型号,不过熟练后并不是非常影响红点的使用效率。触摸板的尺寸同样扩大到了115mmx55mm,
尺寸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所有需求。
键盘背光依然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主要的原因还是tab/capslock/空格这样比较大的功能键的背光有断点问题,并且小红点处的灯光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其他键位处的亮度倒是足够。
扬声器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平,实际听感还不错。
机身左侧从左至右依次搭载了两个usb-c接口,一个3.5mm耳机接口。可以看到,虽然机身整体的厚度并不薄,但是因为机身侧面的水线较高(这样可以使得机身看起来薄),因此留给接口布置的厚度实际上相当有限,
几乎不可能放下usb-a或者hdmi这样厚度较高的接口。
因为是立轴机型,所以thinkpad neo14可以很轻易的在机身的背部布置接口。在机身后部偏左的位置,neo14分别布置了一个usb-a和一个hdmi接口。实话说,
我个人觉得这个位置对于大多数右利手的人群来说,还是有些不便的。
机身右侧,正如我之前所说,因为水线原因无法布置任何接口,只有一个锁孔。
整机2c1a hdmi的接口对于高性能机器来说,还是稍微少了点。
个人认为,thinkpad neo14这次的侧面设计与接口布置堪称弄巧成拙的典范,因为追求视觉上的薄,反而丢掉了thinkpad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超全接口优势,并且因为要强劲的散热,
实际上整机厚度并不薄,最后视觉和实用性上都没占到便宜,可惜了。
屏幕:thinkpad neo14的另一个优势,实际上是用上了今年x1 carbon同款的2.2k 60hz屏幕。这块屏幕我们实际上在去年的一些机器上也已经见过一次,是一位老朋友了。
不过这次thinkpad neo14给每台机器都标配了x-write的出厂校色,因此在把色域模式切换到srgb时,默认的色准表现会比不校色的白板屏幕表现更好。
用display cal软件搭配蓝蜘蛛x校色仪对屏幕进行测试,thinkpad neo14上的这块屏幕的实测最大亮度为331.3尼特,对比度1612.5:1,相比300nit的标称值,
亮度部分超出了一些,对比度也很高,并且还是雾面的表面处理,因此在强光环境下观看视频时表现也算不错。
色域覆盖方面,这块屏幕拥有97.6%的srgb色域覆盖与99.6%的色域容积,能够几乎完美的覆盖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srgb色域,在办公,网页浏览,观影,以及简单图像处理等方面,这块屏幕都是够用的。
因为色域覆盖高,校色后的色准方面表现也很优秀,平均e0.37,最大e1.06是现阶段笔记本屏幕色准的上游水平。
色温表现也不错,在10%以上亮度基本没有出现大的色温偏移,并且维持在了适中的7000k,表现不错。
而在伽马值方面,在30%亮度及以上,thinkpad neo14的这块屏幕的伽马值也都保持在了标准的2.2附近,表现中规中矩。
因为本机有出厂校色,因此校色前的色准表现也挺不错,最大e是蓝色,达到了2.95,但是其他颜色的e普遍都在1以内,因此平均色准才有0.67的好成绩。
总的来说,thinkpad neo14上搭载的这块屏幕在色域覆盖,分辨率,校色后色准等方面的表现都挺不错,下一个能够继续进步的方向,个人认为是更高的亮度和刷新率。
性能与散热:cpu性能:
我手中的这台thinkpad neo14搭载了来自amd的锐龙7 6800h处理器,采用zen3+架构与6nm工艺,拥有非常出色的能耗比。
8大核16线程的设计也使得系统在运行时无需考虑大小核调度问题,拥有更高的效率。相比于更注重低功耗下能耗比的hs平台,h平台适用于散热能力更强的平台,
这实际上也能从侧面看出联想对于thinkpad neo14的性能表现相当自信。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cinebench r20/23测试,thinkpad neo14的表现在同类产品中算是不错的,r23多核成绩突破了12500分,
是这已经是去年很多搭载锐龙7 5800h或者i7-11800h的游戏本或者高性能创意设计本才能跑到的成绩了。
简单对比一波也可以发现,thinkpad neo14相比战x更强的性能释放也带来了更好的cpu多核成绩,但是边际效应实际上已经不是很强了。并且今年amd在单核和多核性能上首次都比intel要弱。
不过,锐龙今年主要的进步点在于强无敌的核显性能,cpu稍弱也情有可原。
而在具体应用的cpu测试中,我们选择了blender的模型渲染作为参照基准。搭载锐龙7 6800h的thinkpad neo14仅用了194s即完成了渲染。
和其他几个典型代表产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到,thinkpad neo14的渲染速度已经可以基本上可以和上一代的游戏本和高性能创作者本持平,进步很明显。当然,还是没法和搭载12代酷睿的游戏本比。
显卡性能:核显方面,实际才是今年amd锐龙6000系列cpu进步的重头戏。这是第一款搭载rdna2架构的核心显卡,amd宣称性能相比上一代最高能够提升100%,
锐龙7/锐龙9上搭载的radeon 680m核显的跑分性能甚至能够超过上一代的入门级独显mx450,是今年轻薄本上最值得期待的升级之一。
thinkpad neo14上的radeon 680m核显的ts得分2563,fs得分7560,表现已经非常不错。并且因为thinkpad neo14采用了无法升级,
但是性能更佳的lpd5-6400内存,因此核显的图形分数比之前测过的战x要更高一些。
再次简单对比一波,因为thinkpad neo14更好的内存性能+更高的性能释放,因此radeon 680m的性能相对于战x再次有了进步,
现在在dx11和dx12性能上都能压过去年的轻薄本主流独显mx450,并且理论性能已经达到了今年主流独显rtx2050的接近70%。
内存硬盘性能:
内存方面,thinkpad neo14搭载了16gb的lpddr5内存,板载双通道,不可拓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md的核显data fabric带宽是cpu两倍,再加上if频率只有1.8ghz,
因此锐龙6000即便用了ddr5/lpddr5,用aida64测出来cpu内存带宽和ddr4没什么区别。
不过也不用担心这个带宽对于今年这个超强核显来说是不是太低了,实际上虽然受限于if分频机制,但是核显有效带宽仍然有75gb/s(也就是图中的gpu memory copy的结果),
比上面的cpu内存带宽还是好看很多的。
原装硬盘方面也只能说是一般般了,本机搭载了一块亿联的pcie 4.0固态,tlc颗粒。
实际连续读写速度基本上是我今年见过的pcie 4.0固态里的垫底水平,3200mb/s的读,
2400mb/s的写甚至不如某些旗舰级的pcie 3.0固态.算是刷新了我认知的下限.不过4k水平依然能看,所以虽然顺序读写难看,但是这盘日常也能正常用。
缓存方面,这块512g的亿联ssd在写入了60g左右的位置的时候发生了出缓掉速,不过就算掉速,这块盘也能维持700m/s左右的缓外写入,在这方面表现意外的挺不错。
综合性能:
pc mark10的现代办公标准测试,得分6327,算是还不错的水平。相比性能更高的全能本/游戏本,thinkpad neo14的主要失分点都在最后的渲染与视觉化,还有视频编辑方面,
不过考虑到这机器本身没有带独显,因此在这些地方的失分我个人认为情有可原。
游戏性能测试:既然这次radeon 680m的理论性能确实不错,跑分已经完全干掉了mx450,那实际的游戏表现究竟怎么样呢?
在国民级枪战网游csgo的fhd分辨率,全高画质下,thinkpad neo14跑出了135帧的成绩,轻松畅玩。这也是目前我在核显笔记本上见到的最高帧数了,刷新了之前战x上118帧的记录。
就算上到真正的大作上,thinkpad neo14上这个核心性能满血,显存稍小的radeon 680m表现居然也还行?都在fhd分辨率下运行,赛博朋克2077能跑到平均41帧,
而古墓丽影的高画质也能跑到37帧,基本都能实现勉强能玩的水平,相比之下,同分辨率同画质的古墓丽影,战x只能跑29帧。如果thinkpad也能开放可调节的显存,把显存从现有的1g扩大到2g,
表现应该也会更好。
烤机性能测试:需要提前说明的一点是,thinkpad neo14的性能调节不支持自动挡模式,只能通过系统电源模式中的三个电源选项进行调节。
在室温25度,调整电源模式至”最高性能“的条件下进行烤机测试,得到结果如下:
单烤cpu,thinkpad neo14的cpu功耗最高能冲到65w,稳定半分钟左右开始下降,最终可以稳定在54w,此时的cpu平均维度在87度左右。
这个性能释放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传统的thinkpad独显本(比如t14)的整机性能释放了,这次新推出的thinkpad neo14在性能释放上还是很明显能看出来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不过表面温度表现就只能说还可以了,双烤20分钟后,wasd区域最高42.5度,有热感,键盘中部38.4度,表现还不错,可以看到整个机身最热的地方,就是人手最常接触到的wasd区域,
设计还是不太合理的。
噪音表现倒是还不错,人位噪音在47.2分贝左右,并且没有较为明显的哨音或者其他杂音,thinkpad的风扇技术还是比较领先的。
续航充电:
在室温25度,性能模式调整到“最佳能效”的情况下,分别在120nit和屏幕全亮度的情况下进行了两次续航测试,分别得到了9小时和12小时42分钟的成绩,这个成绩甚至比主打长续航的战x 14还有稍好,
thinkpad neo14的续航调教确实有点东西。
拆解拓展性:
顺带一提,我觉得neo 14后部这个小的凹陷也不太好看.
本机的拆解稍微有点难度,主要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d壳的金属部分和后部出风口处的塑料件是一体的,如果错误的从d壳与出风口塑料件的中间开始翘,就会损坏机器,其次,
这机器要从d面下部开始打开才比较方便,和一般的笔记本正好相反。
拆解后的机身如图所示,本机采用的是双风扇居一侧放置,同时吹一个鳍片的散热布局,效率会比牛角式稍低一些,并且也会直接导致本机高负载下高温区集中在wasd区域(特点是便宜)。
风扇的正下方是两个硬盘位和可更换的wlan网卡位,网卡左侧则是对称式的双扬声器。最下方则是57wh的电池。有意思的是风扇左侧(对应机身右侧)的位置是有一个小板的,理论上来说做个接口没有太大的难度,
可惜没做.
总的来说,本机的拆解虽然稍有难度,但是打开后机身内部的规划还是比较有序的,可以很轻松的对硬盘进行升级与加装。
总结:thinkpad neo14对于整个thinkpad产品线的意义来说,个人认为还是很重大的,这实际上也是本文题目的来源。
一方面是thinkpad neo14是thinkpad家族中首个在设计之初就以强大性能释放作为主要考量的机型,
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其次是thinkpad neo14是在国内pm的领导下完成的迄今为止定位最高的thinkpad机型,这也为以后更多以国内思路开发的thinkpad产品登上舞台奠定了基础。
因此尽管这一代的thinkpad neo14在产品和价格上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是我始终看好这个产品未来的更新迭代与发展前景。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接受这样“跨界”一些的thinkpad,
我想这也是neo14能带给我们的一些东西。
优点:thinkpad中非常强悍的性能释放同类机型中最好的键盘体验还不错的硬盘拓展性立轴设计不错的屏幕素质缺点:相对于机身厚度来说,
较少的接口屏幕机身的水线设计与接口位置的取舍还有进步空间硬盘位如果能给两个2280,实用性会更强一些机身实际厚度较大我手里这台的原装硬盘的素质比较一般文章标签:
了解更多thinkpad t430i参数(thinkpad t430u)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