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碳氧化滤池与硝化滤池的出水中的溶解氧宜控制为3.0~4.0mg/l。
2、滤速增加对碳氧化不利,部分非溶解性有机物为降解就排出,*6m/h。
3、但在一定的容积负荷范围内,滤速增加不但不会降低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率,还会增加硝化反硝化效率。主要原因有三:一、高滤速增强了滤池内部的传质效率,使得空气、污水、生物之间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二、高滤速下,生物膜更新较快,增强了生物的活性。三、低速下,滤料容易堵塞,使得反冲洗的周期缩短,而频繁的反冲洗对繁殖速度较慢的硝化细菌即为不利。
4、滤池主要用於碳氧化时,当要求出水的bod5=10~20mg/l,容积负荷*采用3.5~5.0kgbod5/(m?d),当要求出水的bod5=5~10mg/l,容积负荷*采用2.5~3.2kgbod5/(m?d)。
5、滤池主要用於碳氧化和硝化时,容积负荷建议bod5≦3.0 kgbod5/(m?d),研究表明,当bod5容积负荷大於该值时,氨氮的去除收到抑制,当bod5≧4.0 kgbod5/(m?d),氨氮去除收到明显抑制。
6、出水codcr在60mg/l,进水负荷应该在4.0~5.0 kgcodcr/(m?d),当codcr≦50mg/l,进水负荷应该控制在3.0 kgcodcr/(m?d)以下。
7、滤池有硝化和反硝化脱氮要求时,需要核算硝化和反硝化的容积负荷。建议容积负荷分别小於2.0 kgnh3-n/(m?d)和5.0 kgno3-n/(m?d),*采用0.3~0.8 kgnh3-n/(m?d)和0.8~4.0 kgno3-n/(m?d)。
8、当需要脱氮,且碳源不足时,可将反硝化池置於硝化池之前,将硝化池部分出水回流到反硝化池,做成前置反硝化。有如下优点:a、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减少外加碳源。b、有机质在反硝化池中去除,确保了碳氧化/硝化池中的硝化能力。c、系统的曝气量相对较少。d、污泥量较少。对於bod5充足且需脱氮的生活污水,从运行成本考虑前置反硝化工艺优势明显。
9、后置反硝化工艺更适合用在以下场所:a、bod5含量明显偏低的废水(工业废水比重高)。b、用於污水厂改造升级,之前未考虑硝化指标,出水bod5偏低,但氨氮较高。
10、为避免除碳对硝化的影响,后置反硝化应在预处理阶段,除去一部分的bod5,c/n池设计滤速6~10m/h为宜,硝化负荷应满足:进水bod5≧60mg/l,约为0.3kgnh3-n/(m?d),当bod5=20~50mg/l,约为0.6kgnh3-n/(m?d),当bod5≦20mg/l,约为1.0kgnh3-n/(m?d),若以甲醇为外加碳源,则dn投加量为3.3 kgch4o/ kgno3-n。
11、设计*反硝化负荷0.4~0.5 kgno3-n/(m?d),滤速≧10m/h,好进水bod5/no3-n≧6,通常dn池对bod5的去除率≦60%,对codcr的去除率≦70%,剩馀的codcr会进入硝化反应器,为确保n池的硝化能力(大於0.5kgnh3-n/(m?d)),codcr的负荷≦2.0kgcodcr/(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