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冲压知识问答(三)

(36)弯曲模具设计要点?
答:1.毛坯的定位要准确,可靠尽可能是水平放置,尽可能采用毛坯上的孔定位2.模具结构上应能防止毛坯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偏移。3.坯料的变形尽可能是简单的变形,避免毛坯厚度变薄,断面畸变,表面拉伤。4.尽可能采用对称弯曲或校正弯曲。5.毛坯的安放和制件的取出要方便,迅速,操作方便,安全。6.模具简单,模具便于修理。
(37)冲裁变形分为那几个过程?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弹性变形过程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
弹性变形阶段的特点:在施加冲压力时,材料产生短暂的,轻微的弹性变形,力撤消后,材料可以恢复原形。
塑性变形阶段:材料只发生塑性流动而不产生任何裂纹,并在板料剪切面的边缘产生塌角,当冲压力撤消后材料不可以恢复原形。
断裂分离阶段:在施加冲压力的条件下,在凹模附近首先产生裂纹,力的加大,凸模侧面靠刃口附近的材料也产生裂纹,并且上下纹贯通产生裂纹。
(38)拉深过程中,根据应力与应变的状态不同,将坯料分为哪几个区?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1.凸缘部分:也称起皱区,这是拉深的主要变形区,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伸长变形而逐渐被拉入凸模,在外缘部分容易起皱,在此变形区存在三向应力,三向应变。2.凸缘圆角部分:也称过渡区,切向被压缩,产生切向压应力,径向被拉伸,产生径向拉应力,当凹模圆角半径小到一定的数值时,就会出现拉裂,在此过程中,三向应变和三向应力。3.筒臂部分:又称传力区,该部分受单向拉应力的作用,发生少量的纵向伸长和厚度变薄。4.凸模圆角部分:此部分是筒壁和圆筒的过渡区由于拉深过程中一直承受径向拉应力和切向拉应力的作用,在厚度方向形成较大的压应力,容易产生拉裂。5.筒底部分:该处材料在拉深开始时被拉入凹模,并在拉深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平面形状。
(39)影响拉伸系数的因素?
答:1.材料方面:屈强比越小,拉伸系数小;材料的后向异性系数和硬化指数大,拉深系数小;材料的相对厚度大,拉深洗漱小;表面质量好,拉伸系数小;2.模具方面:模具间隙小,拉深系数小;凹模圆角过小,拉深系数大;凸模圆角过小,拉深系数大;表面质量好,拉深系数小;锥形凹模比平面凹模的拉深系数小。3.拉深条件:采用压边圈时,拉深系数小;不采用压边圈时,拉深系数大;拉深比以后各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小;凹模和压料圈,与板料接触的表面会滑,拉深系数小;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拉深系数小。
(40)影响起皱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起皱?
答:包括两个方面:1.切向应力的大小,越大越容易起皱2.凸缘区板料本身的抵抗失稳的能力,凸缘宽度越大,厚度越薄,材料弹性模量和樱花模量越小,抵抗失稳能力越小。
防止:减小切向应力提高材料的抗失稳能力设置压边圈
(41)影响拉裂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拉裂?
答:影响: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筒壁传力区的抗拉强度
防止:1.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2.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合理确定拉深变形程度,凹模圆角半径,合理改善条件润滑等,以降低筒壁传力区中的拉应力。
(42)筒形件拉深时,拉深的特点是什么?
答:1.拉深时,凸缘变形区是逐渐缩小的,而后续各次拉深时筒形毛坯的壁厚及力学性能都不均匀。2.拉深时,凸缘变形区是逐渐缩小的,而后续各次拉深时,其变形区保持不变。3.拉深时,拉深力的变化是变形抗力增加与变形区减小两个相反的因素互相消长的过程。4.拉深的zui大拉深力发生在初始阶段,后续各次拉深的zui大拉深力发生在拉深的终了阶段5.拉深,稳定性差,直壁部分差6.拉深,拉深系数较大,后续各次拉深拉深系数较大。
(43)窄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方法有哪几种?
答:*种方法:在前几道工序中按无凸缘圆筒形件拉深尺寸计算,而在zui后两道工序中,将制件拉深成为口部带锥形的拉深件,zui终将锥形凸缘较平。2第二种方法:一开始就拉深成带凸缘形状,凸缘直径为df+t+2r,以后各次拉深一直保持这样的形状,只是改变各部分尺寸,直到拉到所要求的zui终尺寸和形状。
(44)拉深模和冲裁模的根本区别?
答:拉深模与冲裁模相比,拉深凸凹模的工作部分不应有锋利的刃口,而应具有一定的圆角,凸凹模的单边间隙稍大于料厚。
(45)简述宽凸缘拉深的基本规律?
答:1.宽凸缘圆筒形件拉深时,只要凸缘尺寸稍微减小,就意味着筒壁产生较大的拉深力增量2.为了后次拉深凸缘直径保持不变,拉入凹模的板料应比制件zui后实际所需板料多。
(46)拉深模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答:间隙偏小,材料对模具的摩擦,磨损增大,磨具寿命缩短,但拉深件侧壁平面角光滑;间隙偏大,材料对模具的摩擦,磨损减小,模具寿命提高。
(47)试分析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艺的影响?
答:1.凸模圆角半径太小,拉深初期毛坯在圆角半径处弯曲变形大,危险断面受拉力增大,工件易产生局部变薄或拉裂。2.凹模圆角半径的影响:拉深力的大小,拉深件的质量,拉深模的寿命。
(48)试述影响翻边系数的因素?
答:1.材料的性能:塑性愈好,极限翻孔系数愈小2.预制孔的加工方法。3.如果翻孔前预制孔径与材料厚度的比值较小,翻边系数小。4.采用球形,抛物面或锥形凸模翻孔时,翻边系数小。
(49)曲面形状零件拉深变形特点?
答:1.不能单纯的以m来衡量变形程度2.变形区包括凸缘部分和中间部分。3.开始拉深时凸模和坯料点接触,该处材料严重变薄,易起皱,拉裂。4.压边圈压住的材料少,压边力小,凸缘部分易起皱,5.锥形件口部与底部直径差大,易回弹,拉深困难。6.具有拉深和胀形两种变形特点。
(50)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答:1.多道工序的拉深成形,实质上是使板料毛坯按一定顺序,逐步接近并zui终成为成品零件的过程。2.每道拉深工序的zui大变形程度不能超过其极限值。3.已成形部分和待成形部分之间,r不应再发生材料的转移。4.除底部孔有可能与落料,拉深复合冲出外,凸缘部分及侧壁部分的孔,槽均需在拉深工序完成后再冲出。5.当拉深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或带有小的圆角半径时,应增加整形工序。6.复杂形状零件,一般按先内后外的原则进行,即先拉深内部形状,然后再拉外部形状。7.多次拉深中加工硬化严重的材料,必须进行中间退火。
(51)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答:1.成形工序多2.覆盖件成形是拉深,胀形,弯曲等的复合成形。不论形状如何复杂,常采用一次成形。3.由于覆盖件多为非轴对称,非回转体的复杂曲面形状零件,拉深时变形不均匀,主要成形障碍是起皱和拉裂4.对于大型覆盖件的成形,需要较大和较稳定的压边力5.为易于拉深成形,材料多用于冲压性能好的钢板,且要求钢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6.制定覆盖件的成形工艺和设计模具时,要以覆盖件图样和主模型为依据。
(52)覆盖件的主要成形障碍?
答:1.覆盖件成形时的起皱及防皱措施:对于形状比较简单,变形比较容易的零件,或零件的相对厚度较大的零件,采用平面压边装置可防止起皱;对形状复杂,变形比较困难的零件,则要通过设置合理的工艺补充面和拉深筋等方法才能防止起皱。2.覆盖件成形时开裂及防裂措施:开裂是由于局部拉应力过大导致局部有较大的胀形变形而开裂;防止开裂的措施:从覆盖件的结构方面:各圆角半径大一些,曲面形状在拉深方向的实际深度应浅一些,各处深度应均匀一些,形状尽量简单且变化尽量平缓一些;从拉深工艺方面:拉深方向尽量使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大,降低拉深深度;在模具设计方面:采取合理的拉深筋,采用较大的模具圆角,使凸模与凹模间隙合理。
(53)拉深件在修边工序中的定位有哪三种?
答:用拉深件的侧壁形状定位; 用拉深筋形状定位 ; 用拉深时冲或穿制的工艺孔定位。
(54)修边件的定位?
答:工序件的外形,侧壁或覆盖件本身的孔定位。
(55)退火的分类?酸洗的目的?
答:退火分为低温退火和高温退火
低温退火:把加工硬化的工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使得到再结晶组织,消除硬化,恢复塑性。
高温退火:把加工硬化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一定温度,使之得到经过相变的新平衡组织,*消除了应还现象,塑性得到了更好恢复。
酸洗的目的:祛除工件表面因热处理产生的氧化皮和加工表面的油污及其他污物,以便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冲压相关问答小知识,你学会了吗?欢迎继续关注硕尔资讯新闻中心,如有精密冲床相关需求欢迎直接咨询在线客服或我司全国统一:4006-2233-19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