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室便携式短路接地线基本组成:
接地方式的组成部分可分为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两部分。
1.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
(1)接地体:与大地紧密接触并与大地形成电气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体。
(2)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故障时可能带电,通常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3)主接地端子板:一个建筑物或部分建筑物内各种接地(如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端子和等电位连接线的端子的组合。如成排排列,则称为主接地端子排。
(4)10kv配电室接地线保护线(pe):将上述外露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板、接地体以及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任何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对于连接多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导体称为保护干线。
(5)接地线:将主接地端子板或将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到接地体的保护线。对于连接多个接地端子板的接地线称为接地干线。
(6)等电位连接:指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
2.配电系统的接地部分
(1)相线(l)。输送电能的导体,正常情况下不接地。
(2)中性线(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并能起输送电能作用的导体。
(3)保护中性线(pen)。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作用的导体。
(4)电源接地点。将电源可以接地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点)进行接地[1] 。
便携式短路接地线接地方式的分类:
我国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已使用iec规定,其分类仍然是以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组合来分,一般分为tn、tt、it系统等。上述字母表示的含义:*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其中t表示直接接地;i表示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关系。其中t表示与电源接地点无连接的单独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