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选择
1、有机物去除
污水中有机物(大多数能被微生物所利用部份称为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完成的。生化反应又分为厌氧阶段、兼氧阶段和好氧阶段。
厌氧阶段(化粪池):废水在通过挂着产气菌(甲烷菌)的填料层时,在产气菌(甲烷菌)的作用下,将水中小分子的物质如有机酸和醇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转变为基本的化合物ch4和h2o,从而达到去除cod的目的。
水解酸化阶段:废水通过挂上生物菌膜的填料层,大量微生物将进入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生物菌表面,在大量水解细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物质、难以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好氧设计阶段:本工程中好氧段采用接触氧化法进行净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例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残余有机物。
2.斜管沉淀去除好氧池污泥
污水中通过好氧池后,污泥(好氧菌种)随池出水较多,必须通过率沉淀作用使好氧菌种沉淀下来,采用斜管沉淀工艺,是浅层沉淀理论,强化沉淀的能力,从而污水得以澄清,沉淀下来的污泥(好氧菌种)通过泵回流到厌氧池重复使用。
3.大肠杆菌及病毒的去除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生活废水必须经消毒处理,采用消毒能力较强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处理,二氧化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杀灭废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毒。
工艺特点
1、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占地省,污泥量少。
2、好氧生化池采用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好,增加了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3、主要采用生化处理工艺,以及一次提升后水自流,动力消耗低,整体设施运行费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