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米每时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1立方米每时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调节池、格栅池、一体化污水处理单元、设备控制区、出水井,所述污水调节池通过第1过流孔与所述格栅池并排连通,依次并排设置的所述设备控制区、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单元、所述出水井安装在所述污水调节池的上端面,且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单元与所述出水井通过第二过流孔连通;其优点是:将处理污水的设备进行地埋式设置,减少地上占用面积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速率;再者,各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使得设备结构紧凑、污水处理效率高且全自动运行,操作方便,稳定、可靠、成本低廉。
流程说明
厌氧处理
采用三级uasb厌氧处理。uasb反应器是种悬浮生长型的消化嚣,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反应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三相分离器和布水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uasb反应器中的污泥,绝大部分是甲烷化细菌,能将废水中90%以上的有机物转化为由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氨(nh3)、硫化氢(h2s)混合组成的沼气,其含量分别约为55%~73%、25%~35%、1%~2%、0.5%~1.5%。
调节池出水经耐腐蚀料浆泵增压,通过换热(调试时使用,正常运行时废水不需加热)加热后进入第级高温(55°c)uasb反应器;一级厌氧出水经沉淀池ⅱ沉淀后泵入二级中温(35°c)uasb反应器;二级厌氧出水经沉淀池ⅲ沉淀后泵入三级中温(35°c)uasb反应器;废水经一级高温和二级中温共三级厌氧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2000mg/l以下。
厌氧产生的沼气经气水分离、脱硫、脱水后送至沼气贮罐,收集的沼气可以代替燃煤进入锅炉燃烧,节省部分能源;多余沼气应导至安全地区经放空火炬燃烧。
按每天还原9吨cod计,大约产沼气6600m3(其中甲烷气约3600m3),相当于6.6吨20000kj/kg燃煤或4620l汽油或3.66×104kw•h(3.66万度)电能的热量。
三级厌氧出水自流进入缺氧—好氧系统。
生物滤池工艺流程说明:
废酸定期排入废酸池中,综合电镀废水和废酸进入调节池后,由泵提升进入还原池,由加药泵加还原剂,使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成三价铬,反应后自留进入反应池,由加药泵加碱反应,废水中的大部分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三价铬、锌离子、镍离子、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沉淀、反应后的废水经导流筒进入1#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上清液自流进入曝气氧化池,进一步曝气氧化,使剩余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并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2#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上清液经ph回调后经接触氧化生化池去除codcr后进入3#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清水池后达标排放。
各沉淀池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浓缩后污泥经高压泵注入压滤机压滤,干化后污泥作为危险废物,送固废中心处置。
处理工艺技术特点:
a、采用物化方法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有效的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属,减少毒性,增强污水的可生化性。
b、生化处理采用接触氧化处理工艺,有效的去除codcr,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
c、废酸采取“定期排放,天天处理”的处理方式,避免了调节池水质变化过大影响后续处理工艺,废酸中盐分较高,若一次性处理会使水体短时间内cl-浓度急剧上升,对活性污泥造成抑制甚至死亡。
d、尽量采取重力自流的方式,以减少机泵功率,投加药剂选用可靠、高效的品牌,降低药剂消耗等。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可较大程度的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与水中。现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就是在池内设置填料,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同时污水中也有一定的活性污泥,污水与生物膜以及活性污泥相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可以说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两者之间的,具有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双重效能的生物处理法。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a、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容积符合高,同样大小体积的设备,处理时间短,处理能力高,节约占地面积,比普通曝气法省。
b、运行费用省,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管理方便。氧的吸收率高,不需另加药剂。
c、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在毒物和ph值的冲击下,生物膜受影响小,而且恢复快。
d、运行稳定性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e、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