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鲁盛随时咨询针对不同水质情况,不同饮用和排放标准,推出多系列不同功能的环保水处理,自控设备产品。
专注从事水处理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我公司的一体化设备能耗低,操作简单易维护;设备型号齐全,赶紧我们吧!!
咨询:130 7071 7631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1传统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有一百年历史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缺点表现为:以传统概念“消除污染物”为主导;基本原理无重大突破;效率低、能耗高(每人年降解cod和n需电耗约2o一25kwh);温室气体排放(co2、n20等);污染物c、n、p等)资源化利用水平低。污泥问题未能解决,滞后于现有科技发展水平。活性污泥法高能耗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都没有得到解决,污泥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资源化水平。在2014年活性污泥一百周年时,*科学家都一致认为:资源化是污水处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重要环节。
2污泥处理处置资源化背景
过去很多东西,我们认为是污染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资源和能源的期望也增加了。
在此背景下,现在污泥中的污染物,将来会实现zui大程度的“资源化”。从处理处置为目标转变观念为以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实现科技创新服务可续发展。
3欧盟的污泥管理原则
欧盟的废弃物框架指令(2008/98/ec)提出“五层倒金字塔”原则,指导成员国按照五层优先顺序制定各自的政策法规。国家发展阶段,以处理处置为主,然后是资源利用,后是源头控制的方式,调整为源头控制、减量为主,资源化利用处理,循环利用,其他途径再利用,后才是处理处置的“五层倒金字塔”原则。“五层倒金字塔”原则的提出也充分反映了对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需求和期待。
4污泥资源化能源化研究的热点
未来技术都要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以资源循环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第二,污泥生物质能源的大化回收;第三,污泥营养物质(磷和氮)的回收;第四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第五,健康安全保障。
公共厕所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60个,工程规模122.26万吨/天。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上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技术,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先进水平。我国海水淡化与膜技术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示范到规模应用、从弱到强的蜕变。污泥沉降比几种异常情况
1、污泥沉降比高,泥水界面清晰,上清液澄清
发生此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但是活性又较好,一般由丝状菌过多引起,此种情况下可能是污泥膨胀。
但由于污泥浓度过高时也会影响到sv,所以当沉降比过高时并不要急着判断是否发生污泥膨胀,首先检测一下活性污泥浓度(mlss),根据mlss及sv,计算出svi值,当svi值大于200时,生物镜检中发现有大量的丝状菌存在,就可以确认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一旦发生污泥膨胀现象要有条理的解决:
原因:天气(黄梅天或夏天),溶解氧偏低、溶解氧充沛但营养不足、负荷过低等;
对策:根据分析得到的原因和现场允许的可行措施来抑制污泥膨胀,一般采用以下办法治本。
1)加强曝气,使水中溶解氧在2~4mg/l,
2)根据水质分析,按照c:n:p=100:5:1计算,适当投加氮化合物,如磷含量不足应投加磷类化合物(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
3)投加生化工艺自生的厌氧污泥,调整运行方案(do可控制稍高)
如以上办法均无明显效果,可更换污泥,重新启动生化系统。
2、污泥沉降比高,泥水界面基本清晰,上清液轻度浑浊
此类现象一般由于废水的溶解性有机物较高,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氮源和磷源,导致污泥的负荷较高,营养比失调。
微生物虽将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但由于缺乏营养物质,无法在体内进行正常的分解代谢。
此时微生物会向体外分泌过量的多聚糖类物质,此物质往往含有大量亲水性的羟基使污泥结合水的能力加强,而沉降性能变差,发生此类现象应及时根据水质化验情况分析,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源。
3、污泥沉降比很低,无明显界面,上清液很浑浊
这种情况一般是污泥混合液中有大量污泥解絮,沉降后大量解絮污泥碎片仍然漂浮在上清液中所致,当污泥发生严重老化和严重中毒时会发生这种现象。
可根据沉降比与活性污泥混合液浓度计算出svi值判断,一般svi值小于50就可以判断污泥有老化趋势,结合svi值与污泥负荷,可确定污泥是否老化。
污泥严重老化一般是由于曝气量过大,水中溶解氧过高,营养不足,负荷过低,此时应调节曝气量和曝气强度,并适当投加营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