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月14日,*针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再次发声,发布2020年第62号《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再次为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速,公告中要求已上市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中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品种均需开展一致性评价,标志着倍受瞩目的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正式启动。
整体来看,公告文件对于国内企业涉及注射剂的原料药、辅料、包材、灌装等工艺以及改规格、改基团品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国内化学仿制药的立项从“仿标准”到“仿质量”升级,建立和健全注射剂仿制研发的风险质控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注射剂仿制药的质量水平。
在已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质量研究与技术中指出“根据目标产品的质量概况(qtpp)确立制剂的关键质量属性(cqa),通常注射剂的cqa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性状、鉴别、复溶时间、分散时间、粒径分布、复溶溶液性状、溶液澄清度、溶液颜色、渗透压/渗透压比、ph值/酸碱度、水分、装量、装量/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无菌、元素杂质、残留溶剂、有关物质(异构体)、原料药晶型/粒度、含量等”。
作为的实验室分析测试仪器供应商,岛津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仪器设备及全面可靠的综合方案。岛津从多角度切入,全面解读“《技术要求》”,为了积极响应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提升注射剂质量,我们不仅从元素杂质、遗传毒性杂质、有关物质、原料晶型、粒径分布、可见异物和含量等关键质量属性,同时也从辅料和包材等方面着手,进行全面质量评估。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项目如火如荼的推进阶段,岛津将持续提供技术支援,综合整理在以上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数据,汇编《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应用文集》以供参考。
元素杂质分析
元素杂质指的是药物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危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砷、汞等。可能来源于药物生产的原料、试剂、催化器,也可能来源于制药设备,控制元素杂质在安全的范围需要评估的重要的是终药物的元素杂质含量水平。目前元素杂质测定使用icp-aes及icp-ms作为分析用仪器。
玻璃包材中浸出金属元素icpms-2030分析
遗传毒性杂质分析
遗传毒性杂质常见的警示结构主要包括芳香胺、醛、n-亚硝基胺、氨基甲酸类、环氧丙烷、氮杂环丙烷、肼、卤代烷烃和磺酸酯等类型,可以使用气质联用(gcms)、顶空-气质联用(gcms+hs)、液质联用(lc-ms/ms)等来进行分析测定。
gcms-tq8040测定沙坦类药物中8种挥发性亚硝胺
有关物质分析
有关物质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利用二维液相和高分辨质谱对有关物质进行解析。
*钠杂质q-tof定性分析
粒径及分布研究
研究注射剂粒径分布对注射剂粉末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注射剂粉末的复溶时间对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具有很大影响,而粒径分布又是复溶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药物粒径分布研究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
*钠原研药与仿制药粒径分布以及颗粒形貌对比
包材分析
注射剂是质量风险较高的剂型之一,其包材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制剂的质量,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分析药包材成分主要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定性分析,而药包材可能溶出的有害元素则需要icp-aes、icp-ms等仪器进行测定。其中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配合红外显微镜附件,可以准确的测定多层共挤膜包材每层的成分。
红外显微镜下的大输液软包装用多层共挤膜
药学研究及安全性研究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考察方面,对于原辅料的质量控制以及药品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是实现的关键。针对药物本身及剂型特点,所用方法各异,《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应用文集》收录相关文章,涉及toc、gfc、edx等相关技术。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应用文集》涉及项目及相关应用报告:
注射剂作为用药安全风险较高的品种,受到了各国药监部门重视。我国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将会建立和健全注射剂仿制研发的风险质控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注射剂仿制的质量水平。在这场革命性的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科学分析仪器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岛津多机种的分析仪仪器检测,可以覆盖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中多个重点质控项目;岛津提供多机种全面解决方案,将协助众多制药企业同仁攻克难关,顺利完成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
岛津多机种全面应对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岛津医药行业应用专刊集锦
撰稿人:周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