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腐病是果实成熟期和贮藏运输期间常见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东北及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江苏等省均有发生,尤以果实成熟期前后多雨地区发病最重。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侵害梨和其他核果类果树。
主要特征
在果实生长后期,病果果面初期出现圆形软腐状小病斑,以后病斑迅速扩展到全果,后期果面生出灰色或米黄色小绒球状突起的霉丛,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最后果实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在苹果储藏期间,病果上常出现蓝黑色斑块。
病害原因
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风传播。病菌可经皮孔侵入果实,但主要是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刺伤、碰压伤和虫伤果以及裂果容易受害。贮藏期内,病果上的病菌可以蔓延侵害相邻的无伤果实。树上病果中的病菌经过果梗蔓延到果台以及大枝上,形成溃疡。褐腐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幅很宽。病害的流行主要和雨水、湿度有关,多雨高温条件下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果、落果和僵果,秋末或早春施行果园深翻,掩埋落地病果等措施。搞好果园的排灌系统,防止水分供应失调而造成严重裂果。7月下旬及8月下旬各喷一次500~2000ppm的b9,可减少小国光等品种的裂果率。
(2)贮藏期防治:采收、包装、运输过程中避免果实遭受机械伤;贮运前严格剔除病、虫、伤果;贮藏库温度应控制在1~2℃,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