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0337-2019
代替sn/t 0037-1995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 0337-95《出口水果和蔬菜中克百威残留量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sn 0337-95相比,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出口水果和蔬菜中克百威残留量检验方法》修改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增加了克百威代谢物3-羟基克百威的检测;
——扩大了标准检测的适用范围;
——删减了抽样部分;
——改进了样品前处理技术;
——仪器方法由气相色谱法变更为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降低了定量限,针对不同样品基质给出了克百威及其代谢物的添加回收率范围。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li。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li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娟、吴玉平、张洋、施鹏斐、王超、李淑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 0337-199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米、小麦、大豆、花生、洋葱、油菜、菠菜、番茄、黄瓜、马铃薯、橙子、苹果、香蕉和茶叶中克百威及其代谢物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的检测和确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ke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3 原理
试样加酸化乙腈振荡提取,经quechers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1 乙腈:色谱纯。
4.2 甲酸:色谱纯。
4.3 乙酸。
4.4 氯化钠。
4.5 无水硫酸镁。
4.6 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40μm~60μm。
4.7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40μm~60μm。
4.8 石墨化炭黑(gcb):40μm~120μm。
4.9 0.5%乙酸-乙腈溶液:准确量取2.5 ml乙酸于50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4.1)定容,混匀。
4.10 0.5%甲酸溶液:准确量取2.5 ml甲酸于500 ml容量瓶中,加入一级水定容,混匀。
4.11 0.1%甲酸溶液:准确量取0.5 ml甲酸于500 ml容量瓶中,加入一级水定容,混匀。
4.12 乙腈-水溶液(30+70,体积比):取30 ml乙腈(4.1)和70 ml一级水混合均匀。
4.13 0.1%甲酸-乙腈溶液:准确量取0.5 ml甲酸于500 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4.2)定容,混匀。
4.14 克百威标准物质:c12h15no3,cas号:1563-66-2,纯度大于等于90%。
4.15 3-羟基克百威标准品:c12h15no4,cas号:16655-82-6,纯度大于等于90%。
4.16 克百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 mg(精确至0.1mg)克百威标准品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4.2)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浓度约为1 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0℃~4℃冰箱内避光保存。
4.17 3-羟基克百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0 mg(精确至0.1mg)克百威标准品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4.1)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浓度约为1 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0℃~4℃冰箱内避光保存。
4.18 克百威标准中间液:准确吸取适当体积的克百威标准储备液,用乙腈(4.1)配制成浓度为10.0mg/l的标准中间液,于0℃~4℃冰箱内避光保存。
4.19 3-羟基克百威标准中间液:准确吸取适当体积的3-羟基克百威标准储备液,用乙腈(4.1)配制成浓度为10.0 mg/l的标准中间液,于0℃~4℃冰箱内避光保存。
4.20 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混合标准工作液:取适量的克百威标准中间液(4.18)和3-羟基克百威(4.19)标准中间液,用乙腈-水溶液(4.12)配制成标准工作液,该工作液需现用现配。
5 仪器设备
5.1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
5.2 电子天平:感量0.01 mg和0.01 g。
5.3 振荡器。
5.4 旋涡混合器。
5.5 离心机:最高转速不低于10 000 r/min。
5.6 氮吹浓缩仪。
5.7 高速离心管:规格为50 ml和5 ml。
6 试样制备与保存
6.1 试样制备
粮谷、油料及茶叶类样品:取代表性样品约500 g ,用粉碎机全部粉碎并通过20目筛;水果及蔬菜类样品:取代表性样品约500 g,用匀浆机或组织捣碎机均质。样品制备后分别装入洁净的盛样瓶内,密封并标明标记。
6.2 试样保存
粮谷、油料及茶叶类试样于0℃~4℃保存;水果及蔬菜类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在抽样及制样的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7 测定步骤
7.1 提取
7.1.1 蔬菜和水果类:称取5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 ml 0.5%乙酸-乙腈溶液(4.9),涡旋混匀后振荡提取30 min,加入约2 g氯化钠和约2 g无水硫酸镁,涡旋混匀,20 000 r/min条件下离心3 min,取上清液待净化。
7.1.2 粮谷、油料类和茶叶类:称取2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5 ml0.5%乙酸溶液(4.10),涡旋混匀静置30min,加入10 ml 0.5%乙酸-乙腈溶液(4.9),涡旋混匀后振荡提取30 min,加入约2 g氯化钠和约2 g无水硫酸镁,涡旋混匀,于10 000 r/min条件下离心3 min,取上清液待净化。
7.2 净化
准确称取250 mg无水硫酸镁、100 mg psa、100 mg c18和50 mg gcb净化材料加入5 ml高速离心管中。准确移取2ml上清液(7.1)加入5ml高速离心管中,涡旋混匀,于10000r/min离心3 min,取1 ml上清液置于玻璃管中,于40℃下氮气吹至近干,再加入1.0 ml乙腈-水溶液(4.12)充分溶解定容,过0.2μm尼龙滤膜,待lc-ms/ms测定。
7.3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
7.3.1 液相色谱条件
7.3.1.1 色谱柱:c18,100mm×2.1 mm×1.7μm,或性能相当者。
7.3.1.2 柱温:45℃。
7.3.1.3 进样量:5μl。
7.3.1.4 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7.3.2 质谱条件
仪器质谱条件参见附录a。
7.3.3 定性测定
按照7.3.1的条件测定标准溶液及样液,如果样液与标准溶液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差不超过±2.5%,在扣除背景后的质谱图中,所选择的监测离子全部出现,且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用相对于zui强离子丰度的强度百分比表示)与浓度相当的标准工作溶液的相对丰度一致,相对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
7.3.4 定量测定
在7.3.1仪器最佳工作状态下,对标准工作溶液进样,以待测物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用标准工作曲线对样品进行定量,样品溶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应在仪器测定的线性范围内;如果超出线性范围,应进行适当稀释后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2.2 min和1.9 min,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标准品的选择离子色谱图参见附录b中的图b.1和图b.2。
7.4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7.1~7.3步骤进行。
8 结果计算和表述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按式(1)分别计算试样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量:
式中:
x——试样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试样溶液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f——稀释倍数;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为克(g)。
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
克百威在gb 2763-2016中定义的残留物为克百威及3-羟基克百威之和,以克百威表示。因此按式(2)计算试样中克百威的总残留量:
式中:
x总——试样中以克百威表示的总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x克百威——试样中克百威的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x3-羟基克百威——试样中3-羟基克百威的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0.93——3-羟基克百威换算为克百威的系数。
9 定量限与回收率
9.1 定量限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对大米、小麦、大豆、花生、洋葱、油菜、菠菜、番茄、黄瓜、马铃薯、橙子、苹果、香蕉和茶叶中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
9.2 添加浓度和回收率
回收率数据参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