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的k值
转头的k值(又称k因子或k系数)用以衡量转头的沉淀效率。所有的离心机厂家在转头出厂时都计算了制备型转头的k值,转头k值通过在转头运行至|高转速、离心管装满样品时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1)
k– 转头的k值
rmax– 大半径,指旋转轴到离心管底端的垂直距离
rmin– 小半径,指旋转轴到离心管顶端的垂直距离
ω – 角速度
由于(2)
将公式(2)代入公式(1)可得到以下转头k值的计算公式:
(3)
由上得出转头k值是与转头的|高转速和形状有关。
|高转速*一样的转头,离心管与轴的角度越小,也就是rmax / rmin越小,k值就越小。所以制备型超速离心机的四类转头的k值如下:水平转头k值>定角转头k值>近垂直转头k值>垂直转头k值。
如果在离心时,转头没有运行到|高转速,那么rpm就不能使用|高转速的k值,必须将转头实际运行转速代入公式(3)来计算实际的k值。
(4)
离心时间
已知某转头k值和颗粒的沉降系数,可以计算出用该转头分离颗粒时所需要的时间。其公式如下:
(5)
t– 沉淀时间(单位:小时)
k– 指实际运行状态下的转头k值
s– 颗粒的沉降系数
由公式(5)可以看出,转头k值是评估转头离心效率的一个指标,对于沉淀同一颗粒,转头k值越小,颗粒沉淀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也就是离心效率越高;反之,转头k值越大,颗粒沉淀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转头的离心效率越低。
举例:分离沉降系数为15 s的蛋白,如果用的转头k值是15,那么沉降该蛋白颗粒所需要的时间是:
t = k/s = 15/15 = 1小时
如果用的转头k值是18,那么沉降所需的时间是:
t = k/s = 18/15 = 1.2小时
已知一个转头k值和沉淀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用另一个转头来沉淀同样的颗粒,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需要沉淀的时间:
(6)
ka–a转头的k值
kb–b转头的k值
ta–a转头沉降样品所需要的时间
tb–b转头沉降样品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该转头不是在|高转速下运行,或者样品没有装满,又或者换用了其他更小的离心管(例如g-max管等),相应k值都会发生改变,相应离心所需的时间也需要重新计算。
综上所述,k因子已经综合考虑了离心的转速、相对离心力以及样品在小半径和大半径等位置的受力改变情况,还有颗粒沉降的行程等因素,是计算离心时间、评价转头离心效率的准确和重要指标。
关注小贝离心课堂,了解更多离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