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细胞学堂|肺泡上皮细胞知识盘点

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或肺的气体交换表面由 i 型肺泡上皮(atⅰ,at1)、ii型肺泡上皮(atⅱ,at2)和微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其中,atⅰ细胞又称小肺泡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构成气血屏障、进行气体交换;atⅱ细胞又称大肺泡细胞,是肺泡上皮中的祖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和分化潜能,可分化成atⅰ,在维持肺脏稳态以及肺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 肺泡模式图
图2 肺泡细胞的外观:上皮i型细胞(i)、上皮ii型细胞(ii)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bar=4μm)
1
什么是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传统的观点认为atⅱ是肺泡上皮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而终末分化的atⅰ只是被动地参与气血屏障的形成,不增殖,也不具有可塑性。但最近的研究发现atⅰ可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终末分化细胞,而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3]。虽然atⅰ数量只占全肺总细胞数的8%,但却覆盖了95%~98%的肺泡表面积,是其中最大的细胞之一,平均体积为1,764 μm3。atⅰ参与气血屏障的形成,对于正常的换气功能非常重要。由于atⅰ易破裂,缺少生物学标记,分离相对困难,因此目前针对atⅰ的研究主要采用由atⅱ分化而来的atⅰ样细胞,但其生物学特性与atⅰ细胞存在一定差异。
2
什么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tⅱ)是由内胚层衍生的多功能极化上皮细胞,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的肺部远端,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偶联镶嵌排列,形成肺泡囊,参与呼吸膜的形成。atⅱ虽仅占肺泡表面积的7%,但却占实质肺泡细胞总数的16%,平均体积为i型肺细胞的一半,可通过分泌大量的表面活性物质,从而减低肺泡表面张力。另外,其还可参与肺部的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调节和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活动。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鉴定:
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基因是目前被发现的唯-一仅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表达的肺表面活性蛋白基因,也是鉴定atⅱ细胞最-常用的标记物。此外,至少对于小鼠,有报道称,一部分sp-c(+)atⅱ细胞也被发现表达低水平的clara/club细胞基因scgb1a1/cc10,这些双阳性细胞能够分化成atⅰ细胞。因此,cc10的共存表达并不绝对排除作为atⅱ细胞的识别[2]。
图3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鉴定
图3[a]:从分化的人类胎儿外植体中制备的人类atⅱ细胞在培养4天后使用尼罗红进行脂质染色以识别层状体(lb);n=原子核。
图3[b]:来自正常成人肺的人atⅱ细胞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显示含有致密核心颗粒的形成良好的 lb (lb→)。此外,还鉴定出了多泡体(mvb)和微绒毛(mv)。
图3[c]:对[a]中制备的人atⅱ细胞单层进行免疫组化,使用抗nprosp-c(红色)和dapi(细胞核)对prosp-c进行染色,显示点状胞质染色,表明prosp-c后高尔基体运输到lb。
图3[d]:使用新鲜分离的小鼠atⅱ的prosp-c抗血清进行蛋白质印迹,显示21 kd prosp-c初级翻译产物(箭头)和低分子量加工中间体(括号)。
图3[e]:使用sp-b抗血清对按照a和c中制备的两种单独的人atⅱ细胞制剂进行蛋白质印迹。prosp-b初级翻译产物(粗箭头)、25kd 中间体(细箭头)和成熟sp-b(括号)被识别。此外,二聚体成熟的sp-b(箭头)也出现了。[2]
原代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1
取完-全无血液残留的肺脏组织
2
消化肺组织
常用消化酶: 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胶原酶;
经支气管将酶灌注到完整的肺中消化,或把肺组织剪碎放入消化液中消化(前者比后者更有效)。
3
分离纯化细胞
原代肺泡上皮细胞分离纯化主要方法:
01
密度梯度离心法
不同细胞的沉降系数不同,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细胞所处的位置也相应不同。用ficoll或percoll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02
流式细胞技术法
根据不同细胞之间的荧光差异,用荧光物质标记筛选。肺泡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脂类物质,用亲脂性荧光素标记,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细胞。该方法分离细胞的产量很低,但纯度极-高。
03
免疫黏附法
不同细胞的沉降系数不同,在密度梯度离心中细胞所处的位置也相应不同。用ficoll或percoll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04
贴壁选择法
肺泡上皮细胞完成贴壁的时间不同,利用这种特性在肺泡上皮细胞培养时做筛选。
●参考文献●
[1] crapo jd, barry be, gehr p, bachofen m, weibel er. cell number and ce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mal human lung. am rev respir dis. 1982 aug;126(2):332-7. doi: 10.1164/arrd.1982.126.2.332. pmid: 7103258.
[2] beers mf, moodley y. when is an alveolar type 2 cell an alveolar type 2 cell? a conundrum for lung stem cell biolog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j].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7, 57(1):18-27
[3] downs ca, montgomery dw, merkle cj. cell culture models using rat primary alveolar type i cells. pulm pharmacol ther. 2011 oct;24(5):577-86. doi:10.1016/j.pupt.2011.05.005. epub 2011 may 23. pmid: 21624488; pmcid: pmc3205456.
[4] 李勇,杜娟,余静等.大鼠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05):374-378.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