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设备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罐、酸性溶剂添加口、收集槽和密封板,所述污水处理罐的底部通过安装架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两组搬运架,所述收集槽位置处污水处理罐的表面安装有密封板,所述水解酸化池的顶部安装有酸性溶剂添加口,所述消毒池下方的污水处理罐内设有二次过滤池,所述二次过滤池的顶部安装有生物膜过滤板,且二次过滤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臭氧的需求,进而节省的能源,降低了医院在污水处理上的花费,设置的污水处理罐方便安装与移动,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医院,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便于推广使用。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技术要点】
(1)加强分类管理,严防污染扩散
接收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诊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卫生院等)以及相关单位产生的污水应加强杀菌消毒。对于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应强化工艺控制和运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达标排放;传染病房污水应在预消毒后采用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对于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应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禁止污水直接排放或处理未达标排放。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
(2)强化消毒灭菌,控制病毒扩散
对于产生的污水有效的消毒方法是投加消毒剂。目前消毒剂主要以强氧化剂为主,这些消毒剂的来源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药剂,另一类是产生消毒剂的设备。应根据不同情形选择适用的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方式,保证达到消毒效果。
(3)采用mbr膜净化水质
医疗污水经生化反应处理后,被泵输送至mbr膜系统,并与活性污泥进行充分的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而其它不能被降解的杂质则被mbr系统中的膜组件分离。mbr中膜通过不超过自身压力的反渗透装置,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由于细菌分子大多数都比水分子大,所以水分子能顺利通过膜,而把细菌阻挡在外边,这样也就间接把细菌病毒和水达到一个分离状态。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埋入地下,设备上部栽种花草或建设小型建筑物。
2、对周围环境无影响,污泥产出量少,噪音小。
3、工艺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4、各单元组成齐全,操作效率高。
5、处理核心与辅助相结合,出水水质稳定。
6、操作简便,维修方便。
7、全自动控制、无需专业人员管理。
8、设备可按标准制造、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特殊设计布置。
9、该设备集生化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单元处理为一体,处理水质稳定性好。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步骤】:
a)收集于化粪池水池中待处理的废水,经上水泵送至y型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布水层布水,通过环形布水管和布水喷头布水1.5~3h后进入厌氧反应层;
b)通过厌氧反应层的多菱形hdpe厌氧填料上面的厌氧菌进行厌氧反应5~7h,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co2、h2o、ch4等气体,气体与废水一同进入缓冲层;气体经由排气孔排出;
c)废水经过缓冲层缓冲3~5h;
d)污水经过缓冲层缓冲后进入过滤层过滤3~5h;
e)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储存层储存2~4h,然后经过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排入到市政污水管网,污泥由排泥管排入到化粪池。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方法】
将医药废水经过格栅过滤后排入调节池进行水质与水量的调节;调节池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去除悬浮物质,所得沉淀进入污泥浓缩池;絮凝沉淀池出水进入厌氧池,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厌氧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通过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二次沉淀池出水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如出水不达标则通过事故池排入调节池进行再处理,如出水达标则排放;将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进行浓缩,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添加调质剂后排入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渗滤液回流至调节池,泥饼外运。
【集中隔离区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要求】:
(1) 工艺流程配置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2) 设备内部布置考虑运行、维修人员的操作条件。
(3) 各单元设备的计算合理、准确、可靠。
(4) 就地控制柜考虑自动及手动两种方式。
(5) 根据进出水水质、水量要求,以生物处理工艺为基础合理设计整套工艺系统。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设备 膜组件 化粪池 紫外线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