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有哪些

在民事领域,对不同的人进行民事行为的划分,所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那么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有哪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损害由谁承担责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有哪些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用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损害由谁承担责任
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其识别能力存在缺陷,法律规定对他们实行监护人制度。侵权责任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会产生民法上的替代责任。所谓替代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是指责任人为他人的行为和自己管领下的物件所致他人损害时负有的侵权赔偿责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民事责任。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关于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监护人的责任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其自身条件受限而不能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出现侵犯他人权利或利益的现象时,也有可能成为民事被告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做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需要代理人做出意思表示才有效。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