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作为品茶高手,不得不知的易武“新贵”薄荷塘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所云:“普茶名重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可谓大钱矣”。
说起易武,就想到曾经的茶马古道,“贡茶”以及茶山里的七村八寨。
它柔和细腻,口感顺滑,甘韵持久颇受追捧。然而,即便知道这些,也不代表了解易武。
关于易武,不得不说的“新秀”位于曼撒的薄荷塘,我们所说的易武茶山,是包括古六大山之曼撒山和易武正山两个山头,薄荷塘位于漫撒古茶山,也就是现在的勐腊县易武镇曼撒村,弯弓的东北方向隐于深山之中,海拔1800米左右,是原始森林的一个小寨子。
薄荷塘茶区生态环境非常原始,高山密林,山蛮叠嶂,溪涧环绕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的间隔,植被保存的非常完好。
薄荷塘的由来:
在我们去到曼撒寻茶时听老人介绍,薄荷塘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来深山中种植草果发现的这片茶园。因这里有自然留存的薄荷,故名薄荷塘。
当时有许许多多茶树都在原始杂树丛中,因为茶叶不值钱,所以就砍了很多大茶树去盖了住的窝棚。幸好现在薄菏塘古茶园还有33棵12米以上高的大茶树保留。
薄荷塘的茶区不大,树龄极老,只是参差不齐,东一棵西一棵,大部分都是5-8米老树。最大的一颗已经超过12米高,这是易武茶区难得一见的古茶树。
薄荷塘的鲜叶采摘异常艰难,且数量稀少。做成晒青毛茶估计不会超过200公斤,现在瑶族兄弟也在大范围栽培,过多几年应该数量会多很多。
一级头春茶,挑选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嫩叶,手工采摘,保证原料的高等级。
自然阳光,温度低,完美保留了茶叶中酶类活性物质的生命,也是为普洱茶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创造了潜在的活力。
从勘察产地采摘,挑选,晒青,到石磨压制再到后期的包装,
每一道工序易江号掌门都亲自监督,要求手工完成做到精益求精。
确保给茶友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薄荷塘为何为新贵?
薄荷塘古树茶,干茶墨绿长梗,条索肥厚,厚实。
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清冽欲醉,水路细腻,口感清新,香甜滑润,汤感绵厚,内劲野性十足,苦涩是极微,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
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
喝过后情不自禁回味,香味长留于唇齿之间,淡雅之中见不俗,随着不断往后品饮,凉甜清润的感觉逐渐浓强。喉咙甜凉开阔,呼吸间,茶香徐徐,甜凉舒适,实为茶中珍品。
薄荷塘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易武之巅的下面,还有云雾和山峦,都是美好的。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