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需要找律师吗
不一定要请律师。职工工伤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职业病确认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请律师,可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于职工可以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律师会更加了解,从而防止工伤待遇请求事项的遗漏。如果企业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受害人或者其家属及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劳动者本身对这些不了解的话,很可能会错过上述期限,导致最后拿不到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
1.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
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
4.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进行行政诉讼。
如果工伤超过一年没有申请认定的话,将无法再申请工伤认定,意思就是工伤认定只能在发生工伤事故起的一年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一年的时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不会再受理。受伤害者可以通过法律起诉用人单位要求赔偿相应的费用。
三、工伤认定不服怎么办
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提前行政诉讼。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2.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3.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4.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