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214老国道进入漫湾镇踏到的第一片地属于安召村委会,到了安召不用人讲解介绍也能领会安召是个产茶大村老214国道经过安召地界有5千米长,若驾车沿国道走,可看见的茶园。也不会少于3000亩。安召紧连大理州南涧县,南润离下关已不远,下关有大型国有茶厂,老214国道直通下关。应是沾了交通便利的光,安召从1954年起已是景东县发展茶叶的重点村,安召和与它隔着山脊的安定一样是较早纳入国家计划的茶叶发展基地,所以安召地界五六十年树龄的茶树特别多。
安召村委会的辖地从澜沧江边一直到无量山山顶,地形落差很大,安召村委会海拔1600米以下的澜沧江沿线明代以前是布朗族、傣族居住。从漫湾镇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居住遗址和出土的文物来看,明代以前乌蛮系的俐人、倮倮人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冷凉地区,布朗族、傣住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暖热区,安召海拔1600米以下的区域没有发现500年以上的古茶树。
安召现在即便是澜沧江边也找不到傣族村寨,布朗族也非常少,清咸丰年战乱后,傣族、布朗族迁走。安召现在的住民主要为彝族和汉族,彝族汉族各一半,彝族为蒙化支系(自称迷撒巴),蒙化人明清初迁来安召后就在种茶。老214国道下边有个滴水箐村留下了很大一片古茶园。
汉话叫苦荞地茶园,蒙化语叫俄勒咪茶地,这片茶地海拔约1800米,茶树种在地埂上,茶树种在地埂上是乌蛮遗风,从茶地地名和茶树种法来看,这片茶树是蒙化人所种,蒙化人是蒙舍蛮的直接后裔这个族群离不开茶,住在山上的种茶,住在山下的喝茶、卖茶。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