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茶中茅台”(3)

如何解决贵州茶叶市场不足的问题
1、文化溯源和保留古树是向外推广的两张名片
1980年,科研人员在贵州省晴隆县碧痕镇新庄云头大山发现一颗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茶籽化石。唐代陆羽的《茶经》对黔茶也有记载,这些都说明贵州茶叶有很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今天,贵阳花溪区久安乡分布有近54000棵古茶树,占地4000余亩,树龄多在400-600年间,这不仅堪称世界一奇,同时也是中国茶产业历史发展的见证,被称为中国古茶树和茶产业的活化石。
文化朔源和保留古树是贵州茶叶销售向外推广的两张名片。既有可查找的历史,又有可触摸的历史。让人难忘,让人向往,而这一切,都以贵州茶叶为载体,从而让人自然而然地爱上贵州茶叶。
2、拓展茶旅游是向内引进解决问题的良方
“越是民族的,越是也界的”。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这里有许多极具特色的村寨,同时民风淳朴,漫步在寨子里,每当看到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都能感受到贵州的热情。茶区与旅游一体化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城里长期生活的人,最喜欢这种生态天然,远离喧嚣,清静幽雅,返朴归真的生活,茶与茶旅,琴瑟和谐,相得益彰。但要注重茶旅项目的管理,才能让秀丽的青山绿山、迷人的茶山绿谷变成金山银山。
3、互联网销售是全面快速销售的强力助手
最近几年,互联网销售异军突起。互联网销售有一个特点,非常利于源产地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的销售。这对贵州茶叶是个好事,贵州茶叶产区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与专业的互联网销售商合作,这有望促成贵州茶叶在短时间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4、生产出可以长久保存的“茶中茅台”
贵州有很多名茶,如: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明前毛尖茶,绿宝石茶,云雾贡茶,雷公山银球茶等,但大多是绿茶,不能久存。
解决现行的贵州茶叶不足,最根本的方法是生产可以长久保存,而且有贵州特色的茶叶,这也可以说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我们试想一下:同样出产在贵州的茅台,交通等条件也一样,为什么能畅销?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可久存,而且越久越香。第二是高品质,茅台是白酒中的榜样。我们从根本来解决贵州绿茶难销的问题,则是加工能久存的高品质的“茶中茅台”。
可以久存久藏的茶不是新鲜事物,早已经出现。比如黑茶早就有。但关于黑茶有个奇怪的现象: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北与重庆、四川、东与湖南、西与云南、南与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我们发现,贵州四周的省份都产黑茶:湖南黑茶、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安徽古黟黑茶、云南黑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唯独贵州不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最需要茶来饮用而又不产茶的主要是高寒地区。具体来说,就是陕,甘,宁,青,新,西和内蒙古。而古代,因运输时间较长,必须是这种可以长时间存放的黑茶,才能解决高寒地区对茶的要求。从传播运输茶叶到高寒地区的路径上来讲,又可分为三条路线:前两条路线是西南方进藏路线。西南方只有西藏因高海拨而寒冷不产茶,运输到西藏的茶路有滇藏之路和川藏之路。另一条路线是运输到西北的,基本上先从湖南,湖北运到陕西,再在陕西换运输工具运到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所以,有湖南,湖北的黑茶,而且有了陕西的茯茶。广西的黑茶则大多南下,借道广州港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如果把贵州和周围的省份看成一座大山,则贵州在大山中心,出山最难。茶向四周传输,都取近路,就近取茶做成黑茶,滇川入藏,两湖北上,广西南下入海都如此。贵州去哪个方向都很远。古代交通太不发达,山路太难走,我们的贤人不得不尽量绕开。现在贵州的交通改善了很多,如今茶园面积又迅速扩大,茶叶品质本来就很高,这些都给制作黑茶等可久存的茶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