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工作原理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测量原理
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长范围和对应的仪器分别为:
1.200~400nm的紫外光区紫外分光光度计
2.400~760nm的可见光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2.5~25μm(按波数计为100000px<-1>~10000px<-1>)的红外光区。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如下式:
a=-log(i/io)=-lgt=klc
式中:
a为吸收度;
io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
i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
t为物质的透射比;
k为吸收系数;
l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
c为物质的浓度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收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比色分析。由于显色时影响呈色深浅的因素较多,且常使用单色光纯度较差的仪器,故测定时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同时操作。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