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网围栏封山育林
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境内双石公路两侧的草原上,红柳、梭梭、骆驼刺等植物枝繁叶茂,白鹭、黄毛鸭等候鸟在湿地中觅食嬉戏。公路沿线的布隆吉、双塔等乡镇村级草管员骑着摩托车,带着卫星定位仪、望远镜、铁扫把等在各自的区域开展集中巡查,保障草原安全,草原面积达2886.64万亩,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县。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强草原法律法规和草原防火知识宣传、加大草原执法检查、推广应用草原保护新技术、兑现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围栏设施对植被恢复项目等措施,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草管员通过微信群每天上报片区草原防火、鼠虫害等巡查和调查情况,保证事先控制、及时处理。同时,该县草原监理站还通过外勤系统操作平台对草管员巡查范围、巡查路径进行全程监管。
草原网围栏封山育林
轮牧是划区轮牧或分区轮牧的简称,是经济有效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式,是按季节草场和放牧小区,依次轮回或循环放牧的一种放牧方式。两块以上放牧地或将大片草地划分成若干小区,按一定顺序定期轮流放牧和休闲。轮牧周期=小区放牧天数×小区数。轮牧周期长短取决于牧草再生速度,一般再生草高达8厘米-15厘米可再次放牧,需25天-40天。轮牧周期长短还因草地类型不同而异,一般干草原为30天-35天,荒漠草原为40天-50天,森林草原及草甸为25天-30天,山地草甸为30天-35天,荒漠、高山地带再生草很少,有时一年只利用一次。先按草场的地貌部位、气候冷暖、饮用水源、青草期长短、产草量大小、放牧适宜季节等,把草场分为冷、暖两种或春、夏、秋、冬4种季节草场。而后在每一季节草场内,以畜群为单位,分成若干个放牧小区。再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季节变化等因素,正确安排草场的放牧时间、轮牧周期、放牧频率和轮牧小区的数目、面积、放牧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