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无量东区安定镇羊皮库村的茶怎么样(上)

河底村委会地埂茶排得最好看的在河边村,地埂茶保留得最多的则在羊皮库村。说起羊皮库,安定镇的人个个知道,卖老仓茶的茶商对它也很熟悉,在安定老仓河南岸20多个自然村中,羊皮库留存下来的清代以前的古茶树是最多的,羊皮库是个彝族村,现有14户人家,全为彝族蒙化人村里五十岁以上的村民都会讲蒙化语,蒙化语称茶为腊皮,喝茶叫腊皮鲁,羊皮库的蒙化人是彝汉结合的后裔。
当年上门入赘的汉人们为了感恩彝家的接纳,将爷爷和外公都称为阿公,安定镇各个村的蒙化人至今都保留这种称呼,羊皮库这个地名也是彝语加汉语的复合地名,意为放羊的好地方羊皮库文化大革命中被改称为向阳村,但蒙化人不习惯那个叫法,仍然叫羊皮库,改了几年又改回来,仍叫羊皮库。
羊皮库古茶村映象很明显村子前边的几十块台地,每块的地埂上都有排列整齐的大茶树,地埂上百年以上树龄的茶树不下200棵,最大的几棵主干围径已超过1100厘米,羊皮库不仅有地埂古茶,成片种、满天星、顺坡栽的近百年的老茶树也有上百亩,迷兜地大茶园、窝落地大茶园都是1949年以前开的老茶园。
这些老茶园是当时的商品茶基地,成片盖坡地种茶已经是在做专门的茶产业了,羊皮库民国初年的茶地有些还是河对岸的中仓、外仓的人过来种的。羊皮库1949年以前产茶量已上千斤,新中国成立后景东县办的第一个茶厂设在河底村委会地盘上,与羊皮库茶园多有自接关系。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