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工艺又叫铁碳电解工艺,可以用来处理大部分的高难度有机废水。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高浓度污水的预处理工艺,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微电解处理废水效果的因素有许多,如ph值、反应停留时间、曝气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艺的效果,有些可能还会影响到反应的机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二。
一、曝气的影响
对废水反应进行曝气利于氧化某些物质,如三价砷等,且可以增加出水的絮凝效果,但曝气量过大也影响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使去除率降低。在中性条件下,通过曝气,一方面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促进阳极反应的进行。
另一方面也起到搅拌、振荡的作用,减弱浓差极化,加速电极反应的进行,并且通过向体系加入催化剂改进阴极的电极性能,提高其电化学活性来促进电极反应的进行,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解决方案:合理控制微电解工艺的曝气量,取合适的曝气量值。
二、污水的停留时间
铁碳填料在水池中停留的时间也会影响处理的效果,铁碳填料在水池中停留的时间决定了氧化还原的作用。时间越长,也就越还原的作用也就越强。如果时间太长,则会造成出水色度增加还有各种后续等等问题。
解决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废水,微电解工艺的停留时间根据实验效果来确定,一般取1-2小时为佳。
三、出水絮凝沉淀不好
出水的絮凝效果的质量,决定着其他处理的效果。絮凝不好的情况下,会使亚铁离子会反应在cod上,会对之后的后续生化处理产生影响。
解决措施:出水之前要控制好絮凝沉淀。可从调节絮凝剂的浓度解决该问题。
四、污水的酸碱度
污水的ph值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在ph值范围不同时,其反应的机理及产物的形式都大不相同。一般控制在ph值为3-4条件下,当然这也要根据实际废水性质而改变。
解决方案:控制进水的ph值在3-4之间。出水ph值在8-9之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节。
关键词:催化剂 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