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首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定义务,因用人单位原因,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最多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予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其次,劳动者被辞退需要区分情况: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过失情形的,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不存在过失,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还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计算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要多长时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引起争议的,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没签劳动合同要收集什么证据
1.搜集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最好有单位盖章)、职工花名册。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2.如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保局网站上,或到社保局打印自己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搜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最好有单位盖章)。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4.搜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5.搜集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如无法搜集到上述证据原件,可采取复印或拍照方式搜集。
6.同事的证言。让同事出书面证言,但此类证据需注意的两点是,一是时,出具证言的同事一般需要到庭作证;二是同事需要自己有证据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也就是说他需要有出具该证言的能力。
7.搜集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它实体或个人签订的文件等。比如最为常见的代表公司签收快递,该快递单一般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