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一般的权利受到侵犯都是要受到诉讼时效限制的,但是也有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况,那么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怎么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怎么理解
(1)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所有权确认等物权请求权;
(2)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影响等债权请求权;
(3)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例如抚养费、赡养费、离婚、解除收养关系等请求权;
(4)基于财产共有关系的共有物分割请求权;
(5)基于相邻关系发生的请求权;
(6)基于储蓄存款、债券关系发生的请求权;
(7)非财产性质的保护人身权的请求权。
二、不适用诉讼时效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等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公布的《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作出的表述,该司法解释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表示,债权请求权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不具支配性,若权利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力,会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稳定,故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支付存款本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的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果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则将使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缴付出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否则,有违公司资本充足原则,且不利于对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此外,在司法实务中,还存在物权请求权等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由于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该问题争论较大,故司法解释未予规定。
司法解释还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三、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有哪些情形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存款请求权的实现关系到民众的生存利益,如果兑现存款本息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则将危及到民众生存权,故该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如果规定出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则有违公司资本充足原则,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故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怎么理解的相关内容,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