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我司一些生化试剂的原理

1.溶液i—溶菌液:
*:它是糖苷水解酶,能水解菌体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因而具有溶菌的作用。当溶液中ph小于8时,*作用受到抑制。
葡萄糖:增加溶液的粘度,维持渗透压,防止dna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
edta:(1)螯合mg2+、ca2+等金属离子,抑制脱氧核糖核酸酶对dna的降解作用(dnase作用时需要一定的金属离子作辅基);
(2)edta的存在,有利于*的作用,因为*的反应要求有较低的离子强度的环境。
2.溶液ii-naoh-sds液:
naoh:核酸在ph大于5,小于9的溶液中,是稳定的。但当ph>12或ph<3时,就会引起双链之间氢键的解离而变性。在溶液ii中的naoh浓度为0.2mo1/l,加抽提液时,该系统的ph就高达12.6,因而促使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
sds:sds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主要功能有:
(1)溶解细胞膜上的脂质与蛋白,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
(2)解聚细胞中的核蛋白。
(3)sds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r-o-so3-…r+-蛋白质的复合物,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
但是sds能抑制核糖核酸酶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提取过程中,必须把它去除干净,防止在下一步操作中(用rnase去除rna时)受到干扰。
3. 溶液iii--3mol/l naac(ph4.8)溶液:
naac的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调节ph至4.8,必须加入大量的冰醋酸。所以该溶液实际上是naac-hac的缓冲液。用ph4.8的naac溶液是为了把ph12.6的抽提液,调回ph至中性,使变性的质粒dna能够复性,并能稳定存在。
而高盐的3mol/l naac有利于变性的大分子染色体dna、rna以及sds-蛋白复合物凝聚而沉淀之。前者是因为中和核酸上的电荷,减少相斥力而互相聚合,后者是因为钠盐与sds-蛋白复合物作用后,能形成较小的钠盐形式复合物,使沉淀更*。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