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种类区分2,硬盘两种类别的区别3,各种硬盘的区别4,电脑里的几个硬盘有什么区别5,常用硬盘类型怎么分别1,硬盘种类区分
蓝盘性价比最高,黑盘的性能最好,绿盘只能做存储数据用。一般家用买蓝盘即可。
2,硬盘两种类别的区别
没什么太大区别,接口不一样,在就是sata的速度比ide的要快,sata支持即插即用。ide是并口,sata是串口!两种接口的不同之处简单的说就是连接主板的排线不一样,速度不一样!sata是新的标准,无论速度和传输率都会比ide高!硬盘还有一类,scsi接口硬盘,是服务器用的
3,各种硬盘的区别
台式机硬盘体积大,笔记本硬盘体积小,接口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就是笔记本硬盘+硬盘盒的产物。 装机硬盘,移动硬盘,固态硬盘。笔记本和台式硬盘只是大小不一样,移动硬盘外观看起来不一样罢了,大小跟台式机硬盘差不多,读写速度应该没有装机的硬盘好可能,固态硬盘和前两者区别较大,固态硬盘没有机械转动,无噪音,读写更快,低热量,抗震,寿命更长,体积和笔记本的硬盘差不多 不一样 电脑硬盘容量大体积大 移动硬盘是usb硬盘 可以拿走硬盘看你怎么分 按结构区别的话就是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 你说的上面的三个范围太大 电脑硬盘包括了所有 笔记本硬盘有机械的也有固态的 移动硬盘也是一样的 固态硬盘和传统机械硬盘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有机械结构 由转速决定速度 一个是类似闪存的没有机械结构的 笔记本硬盘比台式机的小 一板转速低一些 但是也有跟台式机速度一样的 移动硬盘一般是有一个笔记本硬盘在其中 但是以前的也有普通台式的硬盘版本 还有固态硬盘版本台式机硬盘是3.5英寸 笔记本硬盘是2.5英寸 移动硬盘是usb接口的
4,电脑里的几个硬盘有什么区别
电脑磁盘分区,区别在于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上。1、主分区,也称为主磁盘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样,是一种分区类型。主分区中不能再划分其他类型的分区,因此每个主分区都相当于一个逻辑磁盘(在这一点上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很相似,但主分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逻辑分区则必须建立于扩展分区中)。2、一个硬盘可以有1到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主分区而没有扩展分区,但主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扩展分区则最多只有1个,且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 3、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剩下的部分就浪费了。 4、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若干逻辑分区。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5、 由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构成的逻辑磁盘称为驱动器(drive)或卷(volume)。6、激活的主分区会成为“引导分区”(或称为“启动分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第一个逻辑磁盘(在dos/windows中会被识别为“驱动器c:”或“本地磁盘c:”,即通称的c盘)。有关dos/windows启动的重要文件,如引导记录、boot.ini、ntldr、ntdetect.com等,必须放在引导分区中。 7、 dos/windows 中无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但windows 2000/vista等nt内核的版本可以在磁盘管理中查看所有的分区。盘里多个回收站属于正常,就比如删了e盘的东西,那可以在回收站上拿回。【不包括永久删除】1. 准确的说,我的电脑里显示的c、d、e盘之类的盘符,不是硬盘也不是磁盘,而是硬盘的一部分,也就是分区。2. 所有以磁原理工作的存储器都可以叫磁盘,比如软盘,硬盘。硬盘只是磁盘的一类。3. 硬盘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会根据需要将一个硬盘的完整存储空间分成若干个小的存储空间,也就是分区。4. 每个分区会被分配一个驱动器号,就是显示在我的电脑里的c、d、e盘。5. 不管多大的硬盘、不管说明类型的硬盘,都会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譬如:c盘),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其它的都是扩展分区(譬如:d盘、e盘、f盘等)。1:主要是从c盘开始看你用盘大小,一般会分为c d e f 盘2:一般情况下c盘是系统盘,不可以随便的删除东西3:而其余的盘则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当然多系统除外电脑里一般只有一个硬盘,你说的应该是分区。一个硬盘可以分几个区。c盘用来安装系统。d,e,f等等用来存放资料。一般来说个人电脑里都只有一块硬盘,你所说的c盘,d盘,e盘是指硬盘上的分区。形象地说硬盘就像是你的桌子,而分区就像是桌子里的抽屉,而抽屉的作用是方便管理所放进去的物品,所以分区的作用也正是如此。
5,常用硬盘类型怎么分别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ide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csi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1、固态硬盘在固态硬盘中,数据直接从存储区读取。与机械硬盘不同,固态硬盘没有旋转的磁头或盘片,因此它们可以以更高的速度进行读取和写入。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其性能。这种硬盘的主要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