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相抗体和酶标检测抗体一定是分别针对待测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不然两个抗体就会为争同一个决定簇而打架,会出现假阴性的不良结果;2.如果检测的样本是血清,就要注意风湿病患者体内内风湿因子rf这种奇葩异种抗体的存在,它能够神奇地结合固相抗体和检测抗体,造成假阳性的不良结果;3.包被的固相抗体含量一定是高于样品中的抗原含量,不然检测到的含量会比实际含量低;4.如果有童鞋想省事一些,将待测样品与酶标检测抗体同时加入固相载体,在酶标检测抗体高于样品中的待测抗原的情况下,会出现假阴性结果,这种现象书本叫钩状效应。 2、竞争法 针对小分子抗原。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大分子抗原,只是相对双抗夹心法这种强悍的策略,竞争法没有优势,所以竞争法只在检测小分子这个边缘地带发挥余热了。临床上主要用于t3、t4、孕酮等激素以及药物等。检测步骤与双抗夹心法更简单,包被、洗涤、加样、洗涤、显色,少了一步加样的过程,但是设计上复杂一些,首先将纯化的相应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然后每组样本需要分两组,一组同时加入事先混匀好的酶标检测抗原和样本的混合物,一组只加入酶标记抗原,两组颜色只差便是待测抗原的含量,有点晕啊。
对于竞争法也需要注意一点,酶标记抗原和待测样本一定要事先混匀好,然后同时加入固相载体,不然会造成平竞争,检测出现偏差;抗体的检测设计 就方法来说,有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竞争法和捕获法四种设计。
1、 间接法,这个是检测抗体的方法。操作步骤与双抗夹心一样,只是包被是纯化的相应抗原而不是抗体了,加入样品后洗涤,再加入的酶标记抗抗体,然后显色,颜色深浅与样品中待测抗体的浓度正相关。这个间接法的原理和步骤与双抗夹心一样一样的,为了区分就把包被抗原检测抗体叫做间接法了,以此类推,之前的双抗夹心法也可以叫做直接法,命名其实就是这么回事,规则多了就容易让人糊涂。间接法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1.酶标记抗抗体可选择性检测抗体的亚型,可用于鉴别感染时期,如果是igm那么提示感染早期;
2.酶标抗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不高,容易产生假阳性,如果封闭不,可出现全板阳性,挺吓人的。临床上常用该方法检测抗hcv抗体、抗hev抗体、抗cmv抗体、抗hsv抗体、抗沙眼衣原体抗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