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洱茶用料等级划分由来
普洱茶等级是借鉴最初绿茶对茶叶的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把茶叶原料从细嫩到粗老进行划分。
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传统的分筛机器,把整批茶叶经过分筛机后,从最细的分筛机,筛孔里筛下来的就是等级最高的,留到最后的那格的最大最粗老的叶片就是等级最低的。
普洱茶的分级过去就是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以及级外,过去九级也有,只是现在市场化之后呢,这个等级的概念被模糊了。
熟茶的等级其实过去借鉴了绿茶的等级方法。后来才出现了所谓的宫廷就是特级往上的级别了,级别代表其内含物质的变化。
宫廷料就是最细嫩的,是整批料中最少的,但不能说宫廷料就是最好的。因为好与不好的维度就很多。从细嫩到粗老内含物质的变化是非常有意思的。
二、熟茶原料等级划分详解
从原料角度,熟茶可以分为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和级外,还有金芽、宫廷、礼茶、黄片这样的一些说法,让我们一起了解。
目前普洱熟茶最权威等级划分是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也就是现行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对熟茶的等级划分规定,有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
1、常见原料等级:
特级:外形条索紧细,光润匀整、干净,红褐色,金毫显露。内质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陈香浓郁,滋味浓醇甘爽,叶底红褐柔嫩。
一级:外形条索紧结匀整,金毫较为显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浓纯,滋味浓醇回甘,叶底红褐较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浓纯,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尚嫩
五级:外形条索紧实,匀齐稍微带梗。内质汤色深红,陈香较浓,滋味浓厚回甘,叶底红褐欠嫩
七级:外形条索紧实、尚为匀齐带梗。内质汤色褐红,陈香纯和,滋味醇和,叶底褐红欠匀。
九级:外开条索粗大,松泡,欠匀较硬带梗片,色泽褐红。内质汤色深红,陈香平和,滋味甘甜,叶底褐红。
2、其他等级:
金芽:此种普洱属单芽类,芽头肥壮,原料较难获得,是极为名贵的茶中珍品。金黄色芽头,叶底细嫩匀亮;
普洱熟茶的金芽,优点是等级高、好看、香气好,缺点茶气不足、不耐泡。
宫廷:金毫显露,色泽褐红,叶底细嫩;外形条索紧细,金毫显露,色泽褐红光润,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褐红、细嫩、匀亮。
黄片:是指在采摘之前就已经逐渐老化了的那片叶子,然后在杀青过程中,逐渐木质化了,看起来会很粗老,会比较脆,而且很大
茶多酚、儿茶素这些提神刺激性和浓郁度的物质相对较少,但糖分多,会很甜,水浸出物较慢,适合煮着喝。
级外:不含级内茶规格的毛茶,统称为级外茶,其中包括有茶朴、茶末、茶梗、茶籽等。
三、高等级料熟茶就一定好吗?
事实上低端熟茶3-5年就可以出陈香味,品质秒杀高端熟茶,15-20年就可以达到品质巅峰期。但就转化时间和空间而言,低等级熟茶是比不上高等级的。
虽然短时间内,高等级熟茶不如低等级熟茶的香甜,不过随着后陈化时间的延长,高等级熟茶也会逐渐转化出良好的香气。
苦涩酸转化掉变得更加醇和香甜,更突出的是浓郁度远超过低端熟茶,又香又甜又浓,陈化期基本可以达到20年以上,这时候就是高等级熟茶的春天了。
一般来说,宫廷料这样级别高的,口感会相对滑一些,相对的耐泡度会比较差;而粗枝大叶的原料,耐泡度高,有甜感,但滑度、润度会差一点。
总之,每个等级都有各自的特点,并不是最终滋味的代表。拼配得当,会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