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处理医疗事故应该遵循哪些程序

一、处理医疗事故应该遵循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
1.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行政领导;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3.保管各种资料,封存现场实物;
4.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事故处理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做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
医患双方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责任。
三、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是遵循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如果说医疗事故的相关的医生和医务人员没有存在着过错的话,那么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主要还是因为这样进行判断的话,才是有利于相关人员的,才是公平公正的。出了医疗事故,我们先要看看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这个事故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那么在处理起来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没有什么过错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在有过错的前提下,受害人觉得加害人有一定的过错,那么就要举出相应的证据表明加害人是主观意识上有错误的,因为这个加害人的过错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赔偿责任的范围。
如果在医疗事故中,致使人员损害,但是不能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过错,那么就要先推定是有过错的,还要承担侵权责任,这也就是推定过错责任原则。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