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ram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与rom相似,主要由存储阵列、地址译码器和读/写控制电路(i/o电路)三部分组成。下面分三个方面简
图1 ram的结构框图
单介绍ram的工作原理
一、存储阵列
ram的存储阵列由许多基本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存放一位二进制数码(1或0)。基本存储单元若采用双稳态触发器结构,则形成静态ram(sram);若采用动态的mos基本存储单元或电容充放电原理构造基本存储单元,则形成动态ram(dram)。ram存储的数据不是象rom那样预先固定的,而是取决于外部输入情况。
二、址译码器
采用最小项译码器(n取1译码器),对于任一种地址代码an-1…a1a0组合情况均对应着一条字线(字长可另行定义)。当某条字线被选中时,通过读/写控制电路可对相应的字单元实现读/写操作。
三、与读/写控制电路
单片ram芯片存储容量总归有限,在数字系统中的ram往往由多片组成,而系统每次访问存储器时,只能对其中的一片(或几片)。为此在每片ram上均设有片选端。当 =0时则本片选中,而当=1时本片的i/o端呈高阻态不工作,故未选中。
在本片选中前提下,当读/写控制端=1时,可执行“读”操作,ram将存储阵列中的被选中的字单元内容送到i/o端上;当读/写控制端 =0时,执行“写”操作,ram将i/o端上输入数据送到存储阵列中的被选中的字单元存起来。由于同一时间不能对ram芯片又读又写操作,故输入线和输出线可合用一条双向数据线(i/o)。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