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体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图1.正常血清电泳分离图
ig与ab的区别: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ab 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ab都是ig,但ig并非都有抗体活性。
图2.ig与ab的范围
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形式
分泌型(secreted ig , sig):分泌入体液中,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膜型(membrane ig , mig):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 h)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hain, l)以二硫键连接而成。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
图3.ig的结构
每个ig分子的n端占轻链的 1/2 和重链的1/4或1/5为可变区(v),位于ig分子的c端,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3/4或4/5为恒定区(c)。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可变区(igv)具有: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
中和效应:中和毒素和病毒。
与抗原结合:体外检测抗原或抗体。
恒定区(igc)区具有:
激活补体:igm、igg1-3与抗原结合活化补体的经典途径;iga、ige和igg4的聚合物可活化补体的旁路途径。
结合fc受体:促进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和黏膜。
ig的类型
根据ig重链抗原性的差异,ig可分为五类。即 igg、igm、iga、igd、ige。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b淋巴细胞通过b细胞受体(bcr)识别抗原,而t辅助细胞(th)被抗原呈递细胞(apc)激活,apc对抗原进行摄取、加工、递呈。活化的th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b细胞上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并相互作用向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一旦受到刺激,b细胞开始分裂,终转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可在血清中检测到。
抗体的免疫效应
中和作用:igg(血液)和siga( 粘膜)。
a. 结合外毒素:中和毒性;
b. 结合病毒:通过与病原体结合、聚集减少病原体与宿主细胞接触的几率,阻止病毒吸附进入宿主细胞。
激活补体:ag-ab(igg, igm)复合物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膜攻击复合体 →溶解靶细胞。
免疫调理: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抗原。
adcc作用:igg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相结合,nk细胞通过其fcγrⅲ与靶细胞上的igg fc段结合,活化的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物质杀伤靶细胞,使靶细胞凋亡。
粘膜抗感染:siga具有粘膜抗感染。
超敏反应:可引起i、ii、iii型超敏反应。
介导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