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一体化医院废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医院废水处理设备
*,价格公道,从不会偷工减料,保证质量 设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经得起客户的咨询
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各种异型产品 ,做到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几年来,公司凭借着产品优越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完善的服务,诚信的行为,铸就了自己的品牌。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使处理后的水,实现达标排放,在污水处理的每个环节都会用水质监测设备检测水质,根据水质监测设备测得的数据,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本环节水质指标达到要求,再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在这些水质监测指标中,大家听到多的也是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cod和bod
cod(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质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cod以mg/l表示,通过水质监测仪器检测出的cod数值,水质可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和二类cod≤15mg/l,基本上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数值大于二类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其中三类cod≤20mg/l、四类cod≤30mg/l、五类cod≤40mg/l属于污染水质,cod数值越高,污染就越严重
地埋式一体化加油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培菌常见问题1、培菌几周都不能形成活性污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进流废水水质有问题
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的,需要添加底物浓度,如甲醇、糖、化粪池水等。
对于ph值方面的变化,要在物化段调整好,不要出现误操作而使过高过低的ph值污废水进入培菌生化系统。
对于特殊污废水的入流,应该考虑到它的抑制性,尽量在培菌成功后开始进水。
2)曝气过度
曝气过度会出现污泥颜色变浅,上清液浑浊的现象,此时应该停止曝气。
2、培菌时出现大量泡沫的原因及对策
1)游离细菌过多导致产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
首先这是培菌初期的一个正常情况,遇到也不要担心。这是由于培菌初期产生了大量游离细菌而使得水体粘稠,加上曝气作用,就会产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一般持续3~7天。但是,如果长期存在,要考虑存在持续的高负荷状态。
2)有毒物质的流入
一体化医院废水处理设备投加gac、mno2和gac/mno2对产气量的影响
gac和mno2对厌氧系统产ch4效果影响, 其分别反映r0、r1、r2和r3的ch4和co2累计产生量以及产ch4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
前14 d, r1的ch4产量与r0无明显差别, r3的ch4产量提高了18.42%(第6 d);14 d后, r1的ch4产量逐渐高于r0;运行至28 d, 与r0相比, r1和r3的总ch4累积量分别提高了6.15%和3.99%, r2的ch4产量降低了21.25%.第28 d, 与r0相比, r1和r2的co2累积产量分别增加了7.14%和1.32%, r3降低了1.06%. 与r0相比, r1和r3的产ch4速率分别提高了68.18%(第26 d)和51.35%(第4 d), 而r2的产ch4速率基本上均低于r0.
单纯投加gac和mno2, 前者促进了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 但也增加了系统co2产量, 后者降低了厌氧系统的产ch4效率;联合投加gac/mno2, 可以缓解单独投加mno2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作用, 而且一定时间内(前14 d)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促进效果优于单纯投加gac.投加gac可以促进嗜乙酸产甲烷菌的代谢, 同时增加co2的生成, ryue等在探究gac对食品垃圾厌氧消化影响中也得到相同结论.tian等以葡萄糖为底物, 研究纳米mno2对厌氧系统产ch4效能的影响, 发现通过mn4+/mn2+氧化还原过程释放的电子可以促进嗜氢产甲烷菌将co2还原成ch4, 从而强化厌氧消化过程, 而本实验结果与此恰恰相反;这可能归咎于剩余污泥组分相对复杂, mn2+与剩余污泥中的无机盐离子(如磷酸盐)反应生成沉淀, 导致mno2催化性能失活, 生成的锰盐沉淀物堵塞了厌氧颗粒污泥代谢通道, 阻隔了产甲烷菌对酸性发酵产物的充分利用, 从而降低了产ch4效率.投加gac/mno2, gac对锰盐沉淀物具有良好吸附作用, 可以减缓锰盐沉淀物对厌氧产ch4代谢通道的阻塞, 同时gac在mno2、厌氧微生物和剩余污泥之间具有桥梁作用, 其优良导电性促使mn4+/mn2+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电子在酸性发酵过程和co2还原成ch4中得以利用, 因此r3的累计产ch4量高于r0和r2, 同时累计co2产量zui低.
投加gac、mno2和gac/mno2对vfas、蛋白质和多糖的影响
对vfas的影响
vfas是厌氧消化过程主要中间代谢产物, 其产生与消耗速率可以用来评价厌氧消化效率[15];图 2为实验期间各组反应器内vfas(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变化情况.
r0、r1、r2和r3反应器vfas浓度在8~10 d时达到zui高, 实验后期vfas浓度均降至100 mg·l-1左右.各组反应器vfas在第2 d丁酸含量均较高, 第4 d丁酸含量降低, 而后至第14 d丁酸含量均较高.丁酸在系统内出现积累是厌氧产ch4受抑制的一个表征, 各组反应器在前4 d产生的丁酸均被较快降解, 表明系统存在有效的嗜氢产甲烷过程;6~12 d出现的丁酸积累意味着嗜氢产甲烷过程的受抑制, 14 d后随着代谢底物的消耗和有机酸生成速度的减弱, 反应器内各类有机酸含量逐渐降低.另外, r1、r2和r3的vfas浓度在* d均高于r0, 单独或者联合投加gac和mno2可能对酸性发酵过程的电子转移有促进作用, 同时gac和gac/mno2促进了产ch4过程和提高酸化效率.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