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离 (phase separation)是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大量研究表明相分离在细胞中普遍存在,与基因组的组装、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相分离的失衡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通过干扰异常“相分离”也有希望会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手段。
由于技术的限制,研究相分离的方法并不多。大部分相分离的研究仍在依赖液滴间自发的相互作用,且仅能获得是与否融合的结果,无法进行更多的融合相关参数的比较。而实际上相分离的过程非常复杂,这就需要更加精密的技术手段。lumicks公司的荧光光镊系统c-trap将光镊系统、共聚焦成像和微流控系统结合,可以实时的对单个蛋白液滴进行捕获、操控和测量(力学性质+荧光信号),为相分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以rna/rnp的相互作用对蛋白液滴性质与融合的影响为例,研究人员使用c-trap光镊系统诱导液滴融合,比较了不同凝结体的性质,通过融合时间对其融合能力和液滴稳定性进行了评估。 k/g-rich多肽序列与poly(u)rna的融合速度 (平均0.0028 s/µm) 约为r/g-rich多肽序列与poly(a)rna融合速度的两倍 (图1)。以上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更低的黏度,以及短程引力和长程力调节rna–多肽凝结过程,包括结合与凝固。通过进一步研究来源于fus模型的r/g-rich序列与poly(a)或poly(u) rna的相互作用可以确认,相变性质因序列不同而不同。
图1. 不同rna-rnp复合体在光镊系统诱导下的融合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r/g-rich序列的rna-rnp复合体融合时间相对k/g-rich序列更长。 poly(a)rna相对poly(u) rna会延长融合时间。
c-trap系统具有多种适合测量液滴性质并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的功能。系统的空间与时间的高分辨率可在操控液滴的同时检测液滴的活动。
•可操控液滴诱导融合
•可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液滴的融合时间变化
•可通过微流变学实验检测液滴的黏弹性
•可检测单一液滴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各项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