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村海拔1950米这是古代乌蛮系的族群定居的海拔高度,倮倮人、保俐人是绿山村最早的居住民,绿山村一千年前地埂上就种过茶。绿山村被条树围着但都是古茶树没有新茶园,村子四周的台地的地埂上很整齐地排列着古茶树,这些古茶树的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南诏国时期乌蛮留下的种茶法完整地保存着,绿山村留存着一棵茶王树,树围已超过170厘米,这棵茶王树叶片较小是无量山本地种,冲泡后茶汤入口带有山花香,这种山花香是无量山古茶树特有的香气,这棵茶王树现在为绿山村最大的一棵茶树,按村民的记忆它并不是最大,最大的那棵在盖房子时砍掉了。
绿山村下边的叫山山脚过去有很多罐罐坟,那是倮倮人和保俐人500年前的安葬法,文冒人清代以前没有去外地引过茶种,文冒有倮倮人、侏俐人留下的茶树或茶种。火山村村民小组是文冒另一个古茶树较集中的村子,全村有56户,彝汉各一半,火山村村旁有一条水流量很大的河沟,村民们称它火山大河,河水从无量山山顶流下来形成一级级的小瀑布,瀑布如珠帘滚动非常好看。
进村子就要跨过这条河,河面有2米宽的是河中间天生有一大石头,人跳踩着大石头刚好能跨到河对面,小河旁边有几棵大茶树,最大的那棵大茶树高过5米,主杆围经超过110厘米,分枝10多根都比碗口还粗,树幅很宽,叶片浓密,树下可放2张茶桌品茶,汲来山水煮新茗就是村民们日常的茶生活。
说起那棵大茶王村民们告诉我,听爷爷那辈讲,这棵大茶树在他们小时候就有这么大,没长过,无量山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树长得很慢,这棵古茶树虽不是特别大,但树龄也不会少于500年,茶树下小河旁边有条古道,古道两旁是一坡的台地,地埂上全是古茶树,与绿山村一样火山村也没有新茶园,茶树都超过百年。
火山村海拔超过1900米,视线开阔,站在火山村往下看,尖锥形的叫山对称得不输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山右边是石老虎岩,左边是昔梅尖山,前方是重重叠叠的大小山峦,金字塔山屑中直指蓝天气势非凡,一个个村寨围着金字塔山分布,一片接一片的台地和梯出由高面低的一直延去澜沧江边。从叫山下去直到澜沧江边已无高山遮挡,叫山独耸更显高大伟峻,神圣庄严,那金字塔般的形貌气势谁见了它都会心生敬畏与崇拜。本内容来自《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