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如何轻松分辨后备保护一体化SPD的真伪

后备保护一体化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 with fuse backup protection,简称sfb)技术公布以来,市场上声称是后备保护一体化spd的产品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那么,什么是合格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如何避开忽悠?昌晖仪表梳理了几招,让你轻松分辨后备保护一体化spd的真伪。
spd+熔断器=后备保护一体化spd?
市面上大量涌入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很多是采用常规熔断器串联,spd+熔断器=后备保护一体化spd吗?我们一起来扒开外表看看内在,集成到一个外壳中。
这样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产品效果怎么样?
熔断器的配置是按防雷器在8/20us波形下单次冲击计算配置额定值,以实现对spd的短路失效进行保护。标准iec61643-12,表p.1给出了熔断器耐受冲击能力的一些规格、尺寸的试验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熔断器耐受冲击规格表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单独的熔断器作为spd的后备保护器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电涌电流通流容量偏小
◆市场通用的25gg的熔断器,其电涌电流泄放能力才5ka左右;
◆50gg的熔断器,其电涌电流泄放能力才20ka左右;
◆100gg的熔断器,其电涌电流泄放能力也才40ka左右;
这样的泄放能力,远远达不到案场安全防雷的技术要求!工程师们,你们敢放心使用?
2、熔断器的体积较大
按电涌电流的通流容量配置:
◆8/20μs波形的20ka的spd就需要配置50gg以上的熔断器;
◆8/20μs波形的40ka的spd就需要配置100gg及以上的熔断器;
◆10/350μs波形的spd所需的前置熔断器的规格更大。
为达到电涌电流泄放的目的,同等规格的熔断器比与之相匹配的spd的体积大3倍以上,感觉给spd背上了厚重的乌龟壳,既多余也不美观。
3、故障报警功能难实现
因熔断器主要是通过熔丝实现其断开的功能,熔丝被石英砂等灭弧材料包裹,且外部还有瓷管等绝缘材料,很难实现故障的远程报警功能。少部分的熔断器在其外部配置的有遥信结构,但其总体的体积又增加了很多。
无法报警则大大增加了重大安全隐患的概率,无法及时预知电涌带来的故障,无法及时保障安全。
4、工频小电流特性,无法及时断开电路
实践中已验证发现:
◆当spd的mov在通过3-5a的工频故障电流时,仅需数秒钟就会引起燃爆,可能会产生次生严重事故;
◆而与spd相匹配的熔断器,至少都是几十安培的,在此工频故障电流特性下,根本达不到熔断的条件。
结论是:熔断器过流保护特点是结构简单,分断能力相对较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是理想的后备保护,如此配置的spd当然也不能被称作真正的sfb。
高性能后备保护一体化spd产品需具备什么特点?
既然“spd+熔断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sfb,那我们不妨追本溯源,看看sfb的本来面目。
图1 sfb实物图及接线原理图
真正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的熔断器后备保护单元,是单独针对spd的应用特性设计的,采用了多级组合方式设计。后备保护单元中有多组熔断器,分别对应不同的特性。(而远不是一个简单熔断器所能面对的!)
1、工频小电流通流特性
真正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针对工频小电流特性,设计了特殊的小规格的保险丝,它的工频故障熔断电流是3a。若mov裂化,出现工频小电流时,电流将会从此通道经过。
当检测到一体式spd后备保护器中有工频续流等故障时,内置的特殊熔断保护器快速切断电流,此时故障失效指示装置会快速做出动作,带动与其连动的微动开关的弹片向下移动,释放微动开关弹片,使微动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状态。然后将其动作信号状态通过通讯端子传输至报警装置,使之报警。具体实施如下图2所示:
图2 故障报警装置示意图
2、雷电流通流特性
后备保护一体化spd针对电涌电流特殊设计了大规格的熔断器,它的特性能够满足基本的t2类spd的技术要求,电涌泄放能力可达80ka。
3、预期分断电流能力
后备保护一体化spd应用场合可以在各种类型,包括lpz1、lpz2等区域,与之对应的电网位置也有相应的预期短路分断电流。后备保护一体化spd的设计也应满足与之对应的预期短路分断能力。sfb预期短路分断能力为25ka。
4、交直流特性
熔断器过流保护特点是结构简单,主要是利用通过熔丝的电流发热而熔断,不论是交流电流还是直流电流,对熔丝的等效发热效果基本一致。因此后备保护一体化spd产品不仅能应用在交流电路系统中,同时也能应用在部分的直流电路系统中。
最后小结
不以能高电涌耐受、工频故障切断、短路分断、失效告警的后备保护一体化spd(sfb)都是瞎扯淡!望广大采购方、设计院、设计师们谨慎甄别!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