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序列从前向后(从下标较小的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值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移向后部,就象水底下的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
因为排序的过程中,各元素不断接近自己的位置,如果一趟比较下
来没有进行过交换,就说明序列有序。
图解冒泡排序算法的过程
原始数组:3, 9, -1, 10, 20
第一趟排序
(1) 3, 9, -1, 10, 20 // 如果相邻的元素逆序就交换
(2) 3, -1, 9, 10, 20
(3) 3, -1, 9, 10, 20
(4) 3, -1, 9, 10, 20
第二趟排序
(1) -1, 3, 9, 10, 20 //交换
(2) -1, 3, 9, 10, 20
(3) -1, 3, 9, 10, 20
第三趟排序
(1) -1, 3, 9, 10, 20
(2) -1, 3, 9, 10, 20
第四趟排序
(1) -1, 3, 9, 10, 20
小结冒泡排序规则
(1) 一共进行 数组的大小-1 次 大的循环
(2)每一趟排序的次数在逐渐的减少
(3) 如果我们发现在某趟排序中,没有发生一次交换, 可以提前结束冒泡排序。这个就是优化
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 {3,9,-1,10,-2}; //第i+1趟排序,将最大的数排在最后 int temp=0;//临时变量 for(int i=0;i
输出第1趟排序的结果
[3, -1, 9, -2, 10]
输出第2趟排序的结果
[-1, 3, -2, 9, 10]
输出第3趟排序的结果
[-1, -2, 3, 9, 10]
输出第4趟排序的结果
[-2, -1, 3, 9, 10]
2、选择排序法排序思路:
原始的数组 : 101, 34, 119, 1
第一轮排序 : 1, 34, 119, 101
第二轮排序 : 1, 34, 119, 101
第三轮排序 : 1, 34, 101, 119
说明:
1.选择排序一共有 数组大小 - 1 轮排序
2.每1轮排序,又是一个循环, 循环的规则(代码)
2.1先假定当前这个数是最小数
2.2 然后和后面的每个数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有比当前数更小的数,就重新确定最小数,并得到下标
2.3 当遍历到数组的最后时,就得到本轮最小数和下标
2.4 交换 [代码中再继续说 ]
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8,3,2,1,7,4,6,5}; int [] arr={101,34,109,1}; quicksort(arr);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for(int j=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