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如何认定诈骗成立

认定诈骗成立的条件包括主观上直接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获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一、如何认定诈骗成立
认定诈骗成立的条件:
1.主观要件: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同时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二、诈骗判刑金额标准
诈骗判刑金额标准: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金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诈骗罪判缓刑几率大不大
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是否可以争取到缓刑,要看犯罪的情节是否严重与轻微,看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申请缓刑的适用条件,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同时,要想申请缓刑,要同时满足犯罪分子不是累犯这一条件,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很大的再犯可能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即使累犯满足以上条件,也不得适用缓刑。
因此,诈骗罪判处缓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具体分析。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