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新增、修改及删除数据库等操作是影响web应用程序性能指标的重大因素。下面一些常见的建议可以提高查询性能问题。
查询、新增、修改及删除数据库等操作是影响web应用程序性能指标的重大因素。下面一些常见的建议可以提高查询性能问题。
1. 优化jdbc连接
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机制可以将曾打开的数据库连接保存在缓存中,这样程序其他部分就可以继续利用,从而节省了数据库连接耗费的时间。
2. 提高select子句的查询速度
(1)建立索引
若经常要通过表中的某一字段来查询数据,就可以将这个字段设置为表的一个索引。在select查询中如果发现查询的列是一个索引列,则数据库会从索引表中扫描数据,不再需要从整个数据表中扫描,性能会极大的提高。
(2)在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数据库在解析的过程中, 会将“*” 依次转换成所有的列名, 这个工作是通过查询数据字典完成的, 这意味着将耗费更多的时间。最好可以把列名一一写出。
3. 避免使用耗费资源的操作
带有distinct,union,minus,intersect,order by的sql语句会启动sql引擎执行耗费资源的排序(sort)功能。 distinct需要一次排序操作, 而其他的至少需要执行两次排序。group by会触发嵌入排序(nested sort) ; 执行union时, 唯一排序(sort unique)操作被执行,而且它晚于嵌入排序。 嵌入的排序的深度会大大影响查询的效率。
4. 优化where子句来提高查询速度
(1)sql语句用大写:因为oracle总是先解析sql语句,把小写的字母转换成大写的再执行。
(2)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oracle采用自下而上(从右到左)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根据这个原理,表之间的连接必须写在其他where条件之前, 那些可以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3)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 避免使用having子句, 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 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4)当查询多个表时,使用表的别名:可以减少解析的时间并减少那些由column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5)用exists替代in、用not exists替代not in、用exists替换distinct: 在子查询中,not in子句将执行一个内部的排序和合并.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not in都是最低效的 (因为它对子查询中的表执行了一个全表遍历). 为了避免使用not in ,我们可以把它改写成外连接(outer joins)或not exists。exists 使查询更为迅速,因为rdbms核心模块将在子查询的条件一旦满足后,立刻返回结果。
(6)优化group by:为提高group by语句的效率,可在其之前先过滤不需要的记录。
(7)高效使用where子句:某些where子句不使用索引,,可以替换(索引只会告诉表中内容,不能告诉表中不存在的),如用a>0 and a0,用in代替or.
本文永久更新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