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揭示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在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患者尿液中儿茶酚胺总量(ca)、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含量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两证患者经前期尿液c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时期;肝气逆证组经前期尿中na含量较其他三个时期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正常对照组与肝气逆证组尿中ad含量四个不同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气郁证组经前期与自身其他时期相比,与肝气逆证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茶酚胺含量变化与两证相关,na含量增加是肝气逆证情志异常的主要微观机制,而ad含量升高则与肝气郁证发病有关,这可能是其情志异常微观机制之一。完成机构:[1]滕州市红十字中医院,山东滕州2775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