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群钻与微型钻头的性能及特点分析研究

1982年,shenj等人建立了群钻的*个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人们可以多次重复地磨制群钻。1984年,chenl和wusm对9种典型群钻进行了研究,改进了群钻的数学模型,为群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可能。
1985年,hsiaoc和wusm提出了用计算机对群钻进行辅助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法。
1987年,fuhkh提出了一种利用综合二次曲面模型和有限元方法设计和分析群钻的方法。liangej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库技术的群钻刃磨cad/cam集成系统。
1991年,liuti采用一种两阶段策略设计和优化了一种加工机轴注油孔用群钻。
1994年,huanght等人推导了群钻切削刃的工作法后角和法前角的公式,提出了考虑内刃和圆弧刃之间过渡区的群钻几何模型。
2001年,wanggc等人应用一种倾斜立体块方法,建立了群钻新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已有模型存在的横刃几何形状不确定的问题,保证了所设计群钻的可加工性。
1992年开始,linc、kangsk、ehmannkf和chyanhc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微型钻头进行了系统研究。1992年,他们建立了平面微型钻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刃磨方法。1993年,他们又提出了螺旋面微型钻尖的数学模型和刃磨方法,并发现螺旋面微型钻尖在几何方面和切削性能方面均优于常用的平面微型钻尖。
1997年,他们指出:螺旋面微型钻尖与平面微型钻尖相比,具有两个方面的优点:
①在同样的工作切削角度分布条件下,可以允许更大的进给量;
②刃磨方法更简单,且不易受刃磨误差的影响。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