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中产生乱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a)基于awt(swing)的图形界面程序中文显示乱码
基于awt(swing)的图形界面程序中,一般会出现菜单中的中文显示乱码,其原因一般是jvm找不到用来显示中文的字库,jvm在原始的安装下是没有中文字库的,而linux的发行版本又各不相同,其字库存放的路径和名字又各不相同,所以jvm一般是找不到linux操作系统内带的字库,解决方法是让jvm能找到linux操作系统内带的字库,如在redflag 6.0下可以通过下面命令解决:
mkdir /usr/java/jdk1.6.0/jre/lib/fonts/fallback ln -s /usr/share/fonts/chinese/truetype/*.ttf /usr/java/jdk1.6.0/jre/lib/fonts/fallback
一般不需要修改jre/lib/目录下的字体配置文件(fontconfig.os.version.properties)。
b)基于b/s结构的jsp(servlet)的系统用户端浏览器中文显示乱码
页面中的中文显示乱码
对于像html的静态文件,其文件的字符集只要和文件中<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 “>处所设置的一样即可。
对于像jsp和servlet动态文件由于需要经过编译,在运行是由jvm解释class文件而产生用户端浏览器所需的html文件,如果产生中文乱码,则一般是由编译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如果用商用的发行版linux和服务器,一般只要将jsp或servlet文件保存为utf-8字符集,将<meta http-equiv = “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 “>中设置为utf-8即可。如果还出现乱码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①如果服务器是自主研发的,可以通过修改源代码,指定jvm读文件、写文件以及生成用户端浏览器所需的html文件时,字符串与二进制序列流转换时的编码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器的适应性,在mywebserver 2.0中,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代码如下: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new fileinputstream(jspfile),”gbk”)); new printwriter(serfile,”gbk”); new print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s,”gbk”));
②当然也可以在服务器的入口文件(即含有main子函数的文件)中修改jvm的“locale”设置,代码如下:
locale.setdefault(new locale(“zh”,”cn”));
③当采用商用服务器时,可以修改启动服务器的shell文件,在启动服务器前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lc_all=zh_cn.utf-8”,从而改变本控制台下默认的“locale”值。
④当然也可以修改操作系统的“locale”设置,但由于修改操作系统的“locale”设置将会影响到其他应用程序,所以一般采用该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当jvm在首次起动时,将会把操作系统的“locale”设置为jvm的默认“locale”,在操作系统没有设置“locale”值时,jvm将会把jvm的缺省的“locale”设置为jvm的默认“locale”,当然也可以在运行应用程序时修改jvm的默认“locale”设置,在jvm进行字符串与二进制序列流相互转换时,如果指定了编码方式,将以指定的编码方式转换,否则根据jvm的默认“locale”进行转换。
结论
java语言在linux下中文显示产生的乱码,主要与jvm的字库、操作系统的locale设置、jvm的默认locale设置、应用程序中的locale设置以及应用程序中直接指定的二进制序列流与字符串转化的字符集有关。是由于二进制序列流和字符串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字符编码方式不同或者jvm找不到所需要的字库所致,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处理还要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
推荐:【linux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linux下java乱码的详细内容。